第86部分 (第1/4页)

薇炔永茫��仍椒⒁笄诹恕�

听说舒绿是头一次到普化寺来,那僧人不仅负责引路,还当起了兼职导游,给舒绿讲解起了普化寺的历史、典故、各座大殿的布置……能被挑出来当知客僧的僧人,那口才都不错。给舒绿服务的这位,按舒绿的标准来看,当个后世的传销小头目绝对是够格的,上电视购物当男主持也没问题……

有这么一位“伴游”在一旁解闷,舒绿这一路走得倒不寂寞。他们离开了中院,穿过了几道回廊,准备绕过一座小殿前往后院。舒绿侧头听着那僧人说话,刚拐过小殿的屋角,却猝不及防地撞上了一个温热的怀抱,鼻端随即钻进一缕淡香。

“啊”

舒绿踉跄了一下,下意识伸手把那人推开了。

“小姐”

两个丫鬟见舒绿眼看着就要跌倒,双双惊呼着过来扶她。舒绿一手抓住巧英的胳膊,晃了晃身子好容易才站稳了身子。

“小姐你没事吧……”

“没事……”

“凌姑娘?”

在舒绿还晕头晕脑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这样叫她,声音还那么熟悉——

“啊,夏公子?”

舒绿这回是真的晕了。

今儿是什么好日子?不过是跟着游王妃出来烧个香,却一连遇到了两个熟人。

万里就算了,好歹大家一起进京的,他的出现只是让舒绿觉得有点意外。可夏涵……他不是最快也要腊月才进京的吗,现在才十一月中旬啊

向来表情淡漠的夏涵,此时却是一脸错愕,眼里不可抑制地流露出惊喜之色。他暗暗调整了一下呼吸,才努力将突然狂跳不已的激动情绪压了下去。

“凌姑娘,真巧。”

待得舒绿重新敛衽施礼,夏涵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神色。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儒生打扮的学友,但很乖觉地没有上前说话,反而往后退开了几步自顾交谈起来。

稍有修养的人,都不会主动去与一位姑娘家搭话的。既然是夏涵的熟人,就让人家两人叙话便罢,其他人却是不该掺和进去。

“恭喜夏公子顺利中举。”不过是偶然相撞,舒绿并未受伤,此时也早已理清了头绪。夏涵既然上京,证明他是来备考明春的会试的,那肯定已经过了乡试了。

“谢谢。”夏涵扬唇微笑,说道:“托令兄的福。令兄送我的印香,寓意高远,我若不好好尽力,怎对得起令兄一番心意。”

夏涵一口一个“令兄”,听者挑不出半点错处,可那“文昌”印香明明是他自己开口跟舒绿要的。只不过借了展眉的名头罢了。

这会儿却说起“令兄一番心意”……

舒绿又觉得自己的耳朵根开始痒痒的了,就像上次夏涵悄声在她耳边说“是你的味道”那样。

他就那样白衣翩然地站在她面前,面如冠玉神色淡然,像是在说“天气很好”……可那话,那唇边的轻笑,那眼角里暗藏的深意,就如同丝丝缕缕的暗香撩拨着她的所有感官。

舒绿突然就红了脸。

(惊喜吧……一天之内遇到两位男主,让舒绿肿么办呀嗷蔷薇也很难取舍呀……小胖你就这么不管了么?)

第一百七十三章:唐僧肉

(4月12日第一更)

十月初,夏涵在得知自己乡试中举后,用最快的速度收拾了行装便要赶往京城。

本来他连中秀才、举人,乃是天大的喜事,按旧俗要大肆操办半月酒席才是。有的人家家底殷实,甚至连开一个月流水席都有的。

乡试被称为“天关”,乃是许多学子终生未能迈过的一道坎。有这么一种说法,叫秀才考举子,比举子考进士还难。其实倒也未必,但是乡试难考是实话。就连夏涵的父亲夏伯卿大儒,当年也是考了两次才考过。

因为乡试很多时候不仅仅靠的是实力,还得靠运气。

夏涵的运气委实不坏。

他恳请父亲不要为了他的中举而大办酒席。夏涵的说法是,他们这样的书香世家,中举只是常事,何必学那些暴发户似的闹得街知巷闻。

“若要庆祝,却待孩儿金榜题名、御街夸官后再办不迟。”

夏伯卿听了儿子的话,哈哈大笑。这个孩子,到底是谦虚还是自满呢?御街夸官,那可是进士一甲前三,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才有的待遇。

“好,既然你这么有志气,就依了你吧。”

于是夏大儒也不阻着儿子进京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