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这样一个对魔珠毫无贪念的神奇少年,怎会不令得天下人为之好奇呢。

听到高安描述到这里时,江碧海为之苦笑。

他又怎会料到,事情竟然会演变到这一地步呢。

幸好传言中的少年,是一个不会武功的少年,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少年,已经神奇的借生命阵法的聚灵阵,练成了玄奥奇妙的归心神功呢,这才练成不久的神功,已经隐隐成为了他的保护色。

除去这些扬州的消息,他们在池州离去前的所为,亦为江湖上平添了不少的谈资,因为李宛玉在里面的干净手法,江碧海事前事后基于身带魔珠而来的小心保密行动,没有人知道是谁一天之内,铲平了落日山庄处于池州的分舵。

更因为那处分舵****紫河车这样天地不容的消息,已经透过天池派隐隐的透露,逼得落日山庄主动撇清了与之的关系,并且不敢有丝毫公然寻仇的行动,但私底下,当然是谁都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回到船上,众人的兴趣自然由切磋较艺转到了如何尽快赶到扬州上,再不是那么慢腾腾的,都是恨不得在下一刻就能马上到达扬州。

高安更是兴奋不已,若不是他当时明智,几乎都会错过这场轰动天下的盛会。

李宛玉则想着无论如何,要见识一下那些被形容得天上仙女般的女子,更想着挑战那些成名已久的天下高手。

当然骨力纵方也是同样的想法,他甚至在与众人的言谈中,透露出欲击败三大魔门接位少主的心思。

江碧海却心想着,在将魔珠脱手后,能与展青玲把臂共游天下山水,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

其它的,在他心中,完全没有值得可留恋之处。

大船扬起全帆,中间再无停顿之处,全速朝着此行的目的地扬州驶去。

正文 第一章 初临扬州

经过两天的急赶,终于在第三天早上抵达了扬州城。

扬州城,又称为江都,本身的地理位置卓越之极,单以水路方面而言,从扬州出发,就可以东下长江,可出海往倭国琉球以及南洋诸地,早在隋朝之前,便已成为了全国对外最重要的转运站之一,而由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南北大运河,将扬州提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

在陆路方面,扬州同样是东到中原,西抵巴蜀,南至江南一片的中转大站。

各方面合起来,使她成为海、陆、河的枢纽要地,南北水陆转运的中心。自隋以来,大量的米盐、布帛经此北运供应中原与冀陕地区。而她本身亦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庞大城市,主要经营的货物有珠宝、盐运、木材、锦缎、铜器等。

在隋炀帝开通南北的大运河未成之前,扬州的地位并不突出,城区内的房屋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当然是毫无布局可言,斜街弯道,芜杂交错,除去几条主要的大街外,可谓是九曲十八弯,歧路处处,成为了扬州这天下有数的大城一个显著特色。

在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将扬州逐步发展为江都,并分成“衙城”和“罗城”两部分。他将自己享乐的行宫主要建在“衙城”,自大唐李渊登基称帝以来,逐步演变为达官贵人聚集之地,另一部分罗城,则仍是城中普通平民居住之所。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罗城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有旧城河及汶河横贯南北,在这两条路上,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画肪轻舟,加上隋炀帝所命遍植的青青杨柳,当真是景色如诗如画,引得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流连忘返。

扬州除了是交通的中心站外,更是自古以来名传天下的烟花胜地,就连在旧城河上最著名的两座大桥如意及小虹,单就其名而言,便很有一些旖旎的味道,在其旁边,便有天下闻名的玉胭阁,绿意轩两座青楼,不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公子,又或者自命文采风流的名士、游侠江湖的浪荡儿,若没有到扬州这样的地方一游,就根本算不得上是久历风月场中的好汉。

而此时,天下两大名妓有舞月仙子之称的林纤纤,碧影弄清萧的纪宜芸同在扬州这样的风月胜事,可以想见必然使得此时的扬州,更是盛况空前。

扬州城内共有五处市集,其中当然以面向长江迎送南来北往行人最多的南门市集为最繁华,酒楼林立,食宿之地遍布,可谓是从大江乘船抵达的旅客投宿求食的理想地点。

站在船头,看着码头越来越靠近,众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样透着欣喜。

“真想马上就能看到想看的那些人,咦,这船怎么靠个岸还这么慢啊?”李宛玉抢在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