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磨难终有终结日,好人必有后福来2 (第1/2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她名叫连芳卉,边关郡本地人士,二十八岁那一年,她的丈夫出城去打猎,被一伙来大梁刺探情报的善国贼兵强行带走了,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她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在成年后,因为痛恨善国人、想要为父亲报仇的缘故,就参加了边关郡守备军,在十年前的沙河口之战中大儿子和二儿子相继战死,当时的战况极其惨烈,他们两个的坟墓就在清远县以北的沙河口,在那一场大战中战死的军士们大多数都埋葬在了那里,死后继续守护着大梁的国土。 连芳卉只剩下的一个女儿也差点遭遇不测。 这个女儿在五年前出城去捡柴火,又被边关郡境内的强盗歹人给掳走了去,不过这一次幸运的是当时的边关郡捕头陈鸿锦正在边关山一带搜捕这一伙强盗,刚好碰上了,这才把连芳卉的女儿给完好的救了回来,如果这个女儿再遭遇了意外的话,恐怕连芳卉就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后来连芳卉的女儿到了嫁人的年纪,她不愿意女儿再生活在边关郡这种水深火热、战事频发之地,于是便前去恳请陈鸿锦为自己的女儿介绍一户在关内的人家。 而陈鸿锦刚好有一位在边梁郡的好友,尚未婚配,于是便将连芳卉的女儿给嫁到了边梁郡。 而连芳卉不忍离开丈夫和儿子们的生活之地,于是她依旧留在了边关郡城里,平时靠着给捕快们洗洗衣服,做些餐食为生。 如今陈鸿锦又自掏腰包请了连芳卉来,在监牢里伺候张淑婷这个小姑娘。 连芳卉今年五十八岁了,张淑婷清醒的时候便会喊她阿婆。 连阿婆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喊杀声,心里也有些紧张,不免会以为是不是该死的善国人又打进城里了? 边关郡曾两次被善国人攻破,不过他们最终都没能将城池彻底拿下。 连阿婆担心是善国人打进城了,等了多少年了,她多想亲手杀几个善国人为自己的夫君和儿子们报仇! 想到这里,连阿婆便腾出一只手来伸进了怀里,然后从怀里拿出来了一把匕首! 这把匕首是她大儿子死之前留给她的,二儿子战死在了沙场,连阿婆都没能看到最后一眼,大儿子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拉回来以后没多久就死了。 在大儿子死之前拿着这把匕首对连阿婆说 ‘娘,孩儿不孝,不能伺候娘了,这把匕首是儿子最喜欢的物件,我还用它伤过一个敌酋,靠着它立过战功,娘就留着它,当做个念想吧’ 这么多年了,连阿婆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孤苦思念夫君、两个儿子的时候,都会流泪满满的把匕首拿出来,擦拭一番,擦拭匕首的时候,就好像是一个母亲在轻轻的抚摸着孩子的脸。 连阿婆拿着匕首,警惕的听着外面的动静,那喊杀声似乎距离牢房越来越近了,她有些紧张。 这时牢房门外站着的几个士兵在窃窃私语,连阿婆从士兵们聊天的内容之中,听出来似乎并不是善国人打过来了,士兵们的聊天似乎也没有丝毫的紧张,因为还有几个士兵不知道聊到了什么 ,还发出了几声猥琐的笑声。 因为外面站岗士兵们的笑声,连阿婆的心里又放松了起来,她低下头看了一眼因为做噩梦而出了满头虚汗的张淑婷,心里又忍不住心疼了起来。 见外面的士兵依旧在谈笑着,连阿婆又担心张淑婷醒过来以后看见自己拿着一把匕首,而再受到什么惊吓,于是她将匕首又小心翼翼的放回了怀里。 整个边关城内的老百姓都听到了军士们的喊杀声,恐惧万分,不知道是不是善国人又打进来了。 贾贵儿带着郡守文靠山的口令来到了监牢门口,对着那些守卫喊道: ‘郡守大人令旨!速速将那张淑婷给带出来!’ ‘贾大人!令旨何在?’ 监牢狱头洪清恩要看令旨, 监牢属于郡守文靠山直接管辖的队伍之一,跟陈鸿锦、贾贵儿一样,都直接听命于文靠山,因此狱头跟贾贵是平级单位,但是因为贾贵是郡守文靠山的家仆,所以平时贾贵都会觉得高他一头,不把狱头洪清恩放在眼里。 你不把狱头放在眼里,人家狱头也不会在乎你的情面。 贾贵儿要带出来的是张淑婷这个小姑娘,而狱头洪清恩显然是知道这个小姑娘的,而且他还知道小姑娘并没有什么罪,不过是郡守大人想要替自己的学生出口气罢了,所以狱头洪清恩完全可以让贾贵儿直接进牢房里把张淑婷带走,但是就因为贾贵儿平时看不起他,所以狱头洪清恩这个时候也就要严格的照章办事了! 要贾贵儿出示令旨以后才放人,属于最规范的提犯人出监牢的流程,没什么毛病! ‘哎呀,洪大哥!都什么时候你还跟我讲这么多规矩?你快快把人放出来吧!我求你了,这是大人亲口说的!’贾贵儿一听果然急了, 急的不只是他,更急的还当属文靠山,现在魔天杵闹出这么大动静的原因已经清楚了,他就是冲着那小姑娘去的,如果让那魔天杵这么一路打过来,就算是能够把魔天杵给抓到了,他文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