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肃清灵城兵患,奇人能力初现2 (第1/1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刘武亮、侯明山和刘武亮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后,刘武亮站了出来道: ‘末将是不信那些平夷军全军覆没的传言的,且不说大将军到底有没有身陷篾鹿峡谷,就算是真的被围困于峡谷之内,安达拉拉那十几万残兵也绝不会有能力将平夷军全部吞下!’ 听完侯明山、孙颠奇皆点了点头 刘武亮又接着道: ‘不过传闻向来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只是大将军目前的处境不妙,这件事我却觉得很有可能是真的,咱们已经派遣出去数十个斥候前往探查篾鹿山,不是距离篾鹿山还有二十里就遇见西夷残兵了吗?’ ‘依我之见,大军陷入篾鹿峡谷应该不假,可是朝廷肯定会派遣援军前去解围的。而我们备勇营需要考虑的则是在这种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能够为解围大军做一些什么?’侯明山站出来道 ‘如今灵城百里之内的兵患已经被我等肃清,再继续往南进兵,恐怕...恐怕’ 孙颠奇听闻侯明山的话后提出来了异议。 ‘你是担心夷王公羊托托的残部?’刘武亮道 ‘是啊,公羊托托虽然只是一个傀儡王,不过依旧有数千忠于王室的西夷勇士追随在他身边,而我们虽然兵甲充足,可是如果追逐他于千里,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小啊’ 孙颠奇道 这时张浩栋开口道: ‘现在朝廷还没有王旨传来,我们暂且不做南下篾鹿山的打算,不过刚才侯明山将军说的对,既然已经基本确定了平夷大军被围困于篾鹿峡谷,那我们暂时也没有什么能做的,一来我们并没有接到出兵的王旨,而来我们还是要把灵城给看好了!所以我觉得只是肃清灵城百里内的兵患还是不够的,你们觉得我们继续向北扩大肃清范围如何?’ ‘末将以为不太可行,灵城百里之内的平安不等于百里之外依旧平安,而且夷人数量不下两百万,如今在安达拉拉的身边只有十几万残兵,而据我所知,西夷全国的兵力可是有四十余万的,这剩下的二十多万甲胄在哪个旮沓里窝着,我们也不知道’ 侯明山道 帐内安静了下来,谁都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一些啥事了,想要缓解被围困平夷军的压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想要继续扩大肃清兵患的范围,又担心遇到没有追随安达拉拉的西夷大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既然如此的话,那咱们就一动不如一静,明日我们便率军回灵城去吧,固守灵城是大王给我们的旨意,也是我们的职责,如果平夷军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或许这灵城还会有些价值’张浩栋道 ‘将军是说,交换?’刘武亮问道 ‘谁说得准呢?我是说做好最坏的打算,守好灵城是我们备勇营的职责,灵城不容有失。’张浩栋道 ‘末将遵命!’ ‘末将遵命!’ ‘末将遵命!’ 侯明山、刘武亮、孙颠奇三人齐声道 大梁国都,王宫内的议政殿中, 除了大王梁小福、太子梁玉田、右丞相孙成海、左丞相器仲温、大太监兼亲卫都管崇严五个人之外,已经辞官归乡的柱国大将军王小岭也赫然在列! 不过他们一个个都是面色深沉的坐在狭小的厅内,小桌案上面的茶水换了一遍又一遍,此时已经是深夜,王宫之内甚是安静,安静到宫门处禁卫军说悄悄话的声音都能听到(说明一下,王宫很小,议政殿距离内宫门较近) ‘右营都管王彦到哪里了?’梁小福先开口问道 ‘回王上,王彦三日前已经到达涧西山道,看时间今日应当已经与篾鹿群山中的夷军接触了’左丞相器仲温回答 ‘一个多月没有一封战报传来,平夷大军不会是真的.....’ 太子梁玉田话没说完就被梁小福截断了话头 ‘不可胡言!雨田啊雨田,遇到事情你要多想想、多动动脑子,就算是平夷军被围困于篾鹿峡谷,安达贼子又如何能够吞的下我三十万勇士?!王大山就算是中了圈套,兵败峡谷,他至少也能支撑两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至少有两个月的时间前去为平夷军解围!’ ‘大王息怒,太子殿下也是为大军心急’ 王小岭一脸沉着,接着说道 ‘远志(王大山的字)如今到底如何,尚未可知,不过篾鹿峡谷地形复杂,陡坡险道甚多,且林密草深,大军一时半会还不会出大事,太子殿下莫要担忧’ ‘是,是,柱国教训的是’太子梁玉田急忙称是 ‘王上,根据粮草营所述,平夷大军最后一次补给粮草是五十二万担(这里取一担一百斤),以此来看,大军支撑两个月是没有问题的(此处取一人一天两斤粮食/三十一万人,一天消耗六十二万斤)’ 梁小福听后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 ‘西边如今怎么样了?’ 所谓的西边,指得是大梁属国明国,明国发生了旮沓部落联盟的叛乱,明国官军战斗力很弱,主要还是需要靠梁国大将魏武扬以及其麾下两万勇士来平叛。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