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太子失宠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甘武很快就缉捕了袁纲、覃珩二人,经过甘武亲自连夜审问,袁纲、覃珩二人交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事情经过是这样,六月初八,袁刚邀好友覃珩在醉仙楼寻乐,偶然间发现了几名兵部衙役在酒楼里挥金如土,身边艺伎环抱,一时竟抢了自己风头。袁刚不想在好友面前丢了面子,于是打算利用自己御史的身份让对方知难而退,谁知对面竟完全不惧,还嚣张道:“今天别说你一个佥都御史,就算你们都御史来了也没用,小爷有的是钱,想玩哪个就玩哪个。”

袁刚见几个不入流的衙役竟敢对自己一个正四品朝廷大员如此无礼,瞬间火气爆发,当场掀了面前的桌子,酒水佳肴洒了叶转等四名皂隶一身。

眼见事情即将一发不可收拾,覃珩赶忙拉着袁刚离开了醉仙楼,如果在真在里面打起来,两方都会被问罪。因为当年洪武爷建十六楼时就曾下过严旨,严禁官员们在酒楼内为艺伎而械斗,破坏朝廷资产,违者杖十五罚俸一月,后还将其写进了大明律。

覃珩拉着袁刚出了醉仙楼来到澹烟楼,避免了一场恶斗。

覃珩给袁刚分析道:“那几人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衙役,按他们的俸禄根本禁不起这么花销……”

原本还在为丢了面子而气恼的袁刚瞬间如醍醐灌顶,一杯酒入喉露出一抹邪魅的笑容。

接着就有些后来的事,袁刚和覃珩回去就向陈瑛说兵部皂吏贪污受贿。

袁刚与覃珩本就是陈瑛的爪牙,对于自己亲信的话,陈瑛自然没有怀疑。再说不过是几个不入流的小人物,根本不知道陈瑛放在心上。

隔日,陈瑛便上奏弹劾了兵部主事与四名皂吏收贿受贿,其目的就是让皇帝派人彻查。这样一来不仅给部下出了恶气,还能让兵部尚书方宾背上一个管教不严的罪名,简直一举两得,至于那个主事完全是被牵连的。

陈瑛与方宾本无冤仇,实属陈瑛为人以弹劾迫害同朝大臣为乐,也以此来获得朱棣的认可。

事情如陈瑛所预料的一样,被弹劾之人皆下狱身死,方宾也被朱高炽训斥管教不力,着其整顿兵部风气。

甘武得知事情真相后,将审讯材料整理后送交朱棣,朱棣当即下令锦衣卫将处死袁刚、覃珩二人处死,陈瑛因不辩忠奸,致使官员无辜牵连,被朱棣下了诏狱。

至此,因一件小纠纷引发的冤案,至此结束。

朱高炽也因此被朱棣狠狠训斥了一顿。

给事中耿通因在此案中立有纠察之功,迁大理寺右丞,连升四级。

升迁后的耿通第一件事就是上书朱棣,请求朱棣治左都御史陈瑛蒙蔽圣听,肆意制造冤案,其罪当诛。

朱棣此刻对陈瑛也甚是厌恶,正好借耿通对其弹劾之机,将其撤职下狱。

朱棣在下旨捉拿陈瑛前,有意试探太子。

“你觉得陈瑛该论何罪?”

朱高炽虽身体行动不便,但脑子转的很快,他回道:“陈瑛用心刻薄,不明政体,殊非大臣之道,此次更是包庇部下,致使无辜官员殒命,罪不可赦。”

听到朱高炽如此满意的回答,朱棣便没有再继续为难他。不过鉴于朱高炽在监国期间“办事不力”,朱棣罚太子闭门思过一月,期间不必再参与朝政。

在得知太子被禁足后,最开心的自然是朱高煦了。

十月初六,朱高煦进宫探望朱棣,刚刚对太子有些失望的朱棣在见到这个自己一直器重的次子时,心中闪过一丝别样的想法,但也仅是想想而已。

如今朝局已定,擅动国本是一件愚蠢的事,朱棣还不至于如此糊涂。

朱高煦见到朱棣先是假惺惺的为大哥求情,为了演的真一点,朱高煦竟还流出了几滴眼泪。

聪明的永乐大帝在朱高煦流出的眼泪下,一时间竟被朱高煦的虚情假意给感动到了,他没想到这个自己平时一直认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儿子竟也有如此敬爱兄长的一面。

朱高煦对朱棣说:“父皇,大哥第一次独立监国,缺少经验,被那些居心叵测的大臣蒙蔽也非他所愿,好在大哥能知错就改,还请父皇不要再责怪大哥了。”

朱棣高兴的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道:“难得你这么关心你大哥。”

“大哥有很多优秀的地方都值得我们这些做弟弟们的学习,我们很敬仰他。”

“哦!是吗?”

朱高煦的话让朱棣略显惊讶。

“你给朕说说,太子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们敬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