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佑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朱佑听到蒸饼二字,不禁打了个哆嗦。 他年少时父亲客死异乡,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因时事多艰,母亲不得已带着儿子奔往复阳,投靠娘家。 朱佑外祖复阳刘氏系出长沙王刘发,和北迁南阳白水乡的舂陵侯同宗同祖。 在北去路上母子二人得了舂陵刘氏接济,是以朱佑自小便和刘秀兄弟俩相识。 兄长刘演刘伯升生性豪爽,因此三人情投意合,时常往来看顾,血脉虽薄如水却亲似兄弟。 今年春早,刘秀不知怎地死活要来长安求学,央求大哥伯升一同前往。 刘演当年和族弟刘嘉曾一起游学长安,虽然有心陪三弟走上一遭,却舍不得一众门客兄弟,便找些理由搪塞了。 刘秀无奈只得收拾行囊,喝了大哥的饯行酒,拜了祖神,一人轻车简从伙同几个同乡踽踽而行,奔赴长安。 但因大哥喜欢的是呼朋唤友,刘氏一族在舂陵虽然高门大户,但他这一枝系却落寞许久。 家中父亲早逝,幼年时全靠叔父刘良独自支撑。 等兄弟二人渐渐长大之后,家境虽则宽裕了些,但也奈不住大哥胡乱挥霍。 刘秀此去长安,囊中资财便有些萧索。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来到长安投入太学才过两个月,刚有了秋气。 刘秀却水土不服起来,闹了个一病不起,随身的盘费都被用来延医问药。 看着文叔日渐昏沉,朱佑顾念往日情分,靠着厮混太学两年的人情各处借了些银钱,又得常满仓奖学之粟才堪堪支撑。 但刘秀疾症顽固耗费甚巨,自己又是复阳刘氏外家,平日也只够一人潇洒,身边再无余资。 不得已朱佑只得放下身段,来到太学会市替人搬运书简。抽空去到长安集市干些苦力维持生活。 朱佑靠着年轻力壮自食其力,但所得之数填了汤药费,也只够两人每天粗茶淡饭,时常才能裹腹。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今日太学会市上,不知怎的,人员萧疏的紧。学子们也只顾谈玄说道,论筐买换书简的一个也没遇上。 朱佑无奈只得赶往长安市集,又不知是触了哪路霉头,寻摸半晌只寻到一桩活计。挣了几个大钱,买了两个蒸饼。 朱佑正自踌躇是不是再碰碰运气,说不得会有大买卖,却迎面撞见市集上闲逛的疆华。 这货平日里装腔圆滑,前日问他借些汤药钱,场面话说了许多,最后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不过人虽然圆滑世故了些,却也不是小人。 朱佑索性将蒸饼拿出一个托他带回,交与刘秀。 自己则吃了另一个,继续在集市上徘徊,一直到了日过中天却才转回。 如今站在床首听得刘文叔虚声弱气的讨要蒸饼,朱佑虎躯一震。 顺手摸进口袋将剩下的几个大钱捏了捏,看了一眼刘秀。 “午时已过,要吃蒸饼也没处买去。看你脸上气色比前些日好上许多,眼下又有了胃口,这寒疾怕是见好。” “且宁耐些时辰,等天晚我多买几个蒸饼,再买些菜蔬,喝些热汤。赶明日去宋医工处讨副药剂。等你将养几日,待陈苛去了好作区处。” 此刻已是未时,太学地处长安城西南六七里处,市集又在城北,饶是朱佑脚力快也走了小半个时辰。 他看刘秀病症有了起色心里舒下一口气。 这些日子的劳苦总算没有白费,刘伯升处也好作交代了。 而罗阳听到朱佑话语,什么寒疾热汤的,不知怎么应答,只得装傻充愣默不作声。 朱佑见状,知道这位兄弟虽然平日里不做声响,看着憨厚,内里却是个极要强的。 此刻默不出声,只以为他遭逢病难,带累了自己许多。又听到回南阳的话头,心里定然不是滋,便开口宽慰起来。 “文叔,且躺下好生将歇,大难之后定有福瑞,日后太学里必有你一番作为。” “前些日伯况先生邀我充任讲《书》助讲,已是推诿了两次,今翻不好再做推辞。我先去先生处叙话,天晚再来寻你。” 说完,朱佑示意刘秀躺下,斜目看了一眼疆华,点头示意后,转身大步离去。 站在一旁的疆孟业瞧着朱佑离去,又瞧了瞧躺在床上默不作声的刘秀,见无人理睬自己,也开口道。 “今日戴祭酒得了闲暇,要在太学讲《易》,机会难得,文叔你且歇着,我也去了。” 此时已经躺在床榻上的罗阳,略略点点头,表示自己晓得。 等疆华走出房门,罗阳侧头眯眼直到再也看不到胖子的身影,这才长嘘了一口气。 说到底,自己的穿越之旅配置有点低。虽然接受了刘大帝记忆,但没有醍醐灌顶的功效。 记忆这玩意就像照片一样,放在那里便会慢慢老化。 不翻看的话会越来越模糊,直至变成零零碎碎的片段。 刚才朱佑和疆华说些什么苏先生、戴祭酒,他在脑海中检索了半天,愣是没弄清楚是个什么玩意。 所以只能闭口不语,先混过这一时再说。 而朱、疆二人离开后,太学舍里陷入了寂静。 罗阳翻了翻身想着自己成了穿越者,也不知道有没有配送金手指。 就像前世网络小说写的那样,脑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