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进村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张家聚。 罗阳随着张老六几人走入村中。 几处耍闹的顽童瞧见生人,都跑来身前身后的嚷个不停。 张老六呵斥了几句,眼见贵人也不着脑,便放任他们胡闹。 村中房屋都是土坯泥墙,茅草盖顶。 院墙外有着菜地,但稀稀落落,偶能看到院落里养的鸡。 所种之菜罗阳只认出了蒜苗。还有一种长得像白菜,仔细瞧瞧却又与后世大相径庭。 一路走,除了几个村童相扰,倒是没瞧见什么男女。 罗阳暗自纳闷,这光天化日难道都在家里造小人! “郎君,如今秋忙已过,村里壮丁去往河上服役。只剩下妇女孩童和我等年长老朽,留在家中做些稳便活计。” 张老六看见罗阳四处张望,知道这位衣食无忧的大家子,不晓得其中缘由,便开口解释。 “我张家聚村小人稀,有一位三老。啬夫、游徼都在李子乡处。且去那草亭中坐一坐,等我将三老唤来。郎君方才所说购驴之事,我等不敢擅作主张。” 张老六指着不远处放着几个石凳的草亭,吩咐其他几个老汉陪罗阳过去,说罢转身找三老去了! 所谓“三老”,知三德晓五事,乡聚中推选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负责教化。 解决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兄弟阋墙等事,不过也协助蔷夫收税。 罗阳现在已经不是小白,知道三老的来龙去脉。 在草亭中坐不多时,便瞧见张老六随着一位清瘦老者向这边走来。 待老者走至近前,罗阳当先起身施礼,叫了一声“长者”。 老者连道不敢,回了一声“阁下”,罗阳只称惭愧。 古时上下尊卑之节全在这礼上了。 众人叙礼已毕,互道了姓名,三老张孙巨挥手请罗阳下坐。 张老六等人却是陪站在一旁。 “我观阁下丰朗俊逸,必是太学中上等人物,今日光降敝处,不胜欣喜之至。” 张孙巨果然是见过世面的,马屁咣咣拍了一通,便接着说道:“适才听老六所言,郎君欲在我处购驴,不知可有此事?” 罗阳开口道:“有劳长者动问,不才确有此意。前次去往长安探访亲眷,路途虽不甚遥远,只是废了许多脚力。” “今日无事,闲步至此,路偶诸位长者,一时兴起,厚颜探问,不知村聚中可有那蠢驴售卖,权作代步之用?” 言罢,只听张孙巨说道:“有,有,有!村中养驴人家不少,农忙时只做负重脚力,却又比不得牛,耕不得田。但有徭役,路途远时做个代步之用。到了青黄不接或是荒年,也常杀来饱肚充饥。” “如今秋忙已过,村中丁壮被遣去渭水修理河堤,路不甚远,官府征用牲畜也不比往日。这驴便闲置在家,空耗草料。郎君若要买时,小老做主将老六所养之驴卖于你做个脚力,不知郎君意下如何?” 罗阳听闻此言,一时有些不知所。 今日他只是想考察考察驴市、驴价如何,不想张孙巨竟一口答应下来。 果然这驴没有马和牛金贵,只是他今日身上没带钱。即便带了铜钱,把驴牵走也没处安置。 这张老汉估计是把罗阳当成哪家的豪门子弟,在长安城有居所,有侍奉左右的随从小厮。 然而他却是看错人了,眼前这个人五人六的小伙,前几天还是一个裤子没裆的落魄人士。 其实罗阳来长安也曾带着几件好衣裳,后来因为病重求药,朱佑没奈何都拿去换钱了。 且说张巨孙拿驴不当回事,罗阳心中有了计较。既然村中驴多,那做买卖肯定得讲讲价钱。 “不才新进太学,来长安不过半载光景,对左近乡里人物风貌所知不多。这驴价所值几何也不甚明了。不如张公讲个价钱,不争多少,我买了就是。” 张巨孙闻言低头沉吟片刻,开口道:“我等都是村汉,不是商贾之家贱买贵卖。往日也曾去长安市廛中卖驴,所值千五百钱上下。今日贵客屈尊到此,小老也不往多处讲,一千钱如何?” 一千小泉的价格与邓禹所估相差仿佛。看来张老汉身为三老,果然不是奸猾之辈,所说应该是实价。 罗阳本来还想着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但看着张家聚这些老实村汉,倒也不好意思压价。 “张公果然至诚长者,一千钱便一千钱,说起来还是我占了好处。不过购驴之举,实为一时兴起,身上并未带得钱来。且我入太学时日未久,仅在太学舍中容身。是以还有一事相问,烦请长者赐教。” “郎君客气,小老自当知无不言。” 张巨孙客气回了一声,便继续听罗阳说道:“我本南阳人氏,长安城里并无产业,而太学中也无安置驴马所在。” “动问长者,这村聚中可有闲置土地,卖我几分。我也好起造房屋驴棚,将驴养在此间。到用着时牵来代步,不用时养在驴棚,倒是省去许多麻烦。” 说罢,张家聚的这几个老实村汉都不禁愕然,既买驴又买地的,他们还是头一次遇见。 而张孙巨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开口道:“若是早年间,这土地断然卖不得。新皇登位后曾颁下诏令,不许土地买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