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稳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今天下午刚从别院回来,就有人上门提亲,韩千千看了拜帖上所写内容,即羞且恼。羞的是议亲,恼得的也是议亲,她心中只有秀哥哥一人,谁稀罕那个什么来君叔,来家! 韩小娘作为一个黄花大闺女,一时间内心慌乱,将拜帖丢在几案上跑进了闺房,坐在床上兀自羞愤不已。不过待平息之后,又觉不对。 “我曾听闻秀哥哥有个亲眷,家住长安北阙甲第,好似便是姓来,难倒......。”韩千千是个极聪慧的女子,想到此处激动起来。 “阿翁!”她怯生生的又走到厅堂,看到父亲正在吃饭,便也坐了下来。 “冒冒失失,成何体统!一副拜帖何至大惊小怪如此,快用了餐饭陪阿翁说说话。”韩统宠溺的朝小女儿说道。 “嘻嘻,离别多日,千千十分想念阿翁。阿翁可有想念孩儿?”韩千千朝老父撒了个娇道。 “你阿母早丧,阿翁鳏居多年,只有你陪伴左右,如何不想念,哎!”韩统叹口气道。 “有兄长在侧,大姊也时常过来看望,阿翁何故叹气!” 说到韩兆,韩老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提到大闺女却又露出宽慰之色。 经过上次王宗之事,他也晓得了儿子在太学不务正业,疏于管教,才引来这么大的祸事。 便见他又叹口气道:“你已年过20,婚嫁之事再也拖不得。阿翁心中虽是不舍,又怕遇到王宗那般不良子,误了终生,却如何向你阿母交代!” 闻言,韩千千小脸一红,扯着韩统的胳膊道:“孩儿只愿陪在大人身边,才不要嫁人!” “哈哈,谁家女儿有不嫁人之理!”韩父将筷子放下,叫仆人把残羹收拾了。 父女两个便说起话来。 “千千,这拜帖乃北阙甲第来家所下,帖上究竟写了何言,叫你惊怪如此?”韩统问道。 韩千千红着脸,开口道:“拜帖乃来家家主,来歙来君叔所写,贴上所说...所说。” 涉及到婚姻大事,做为女儿家到底有些难以启齿,韩千千支吾片刻才又说道:“来家主所言,欲要后日登门拜访,与族中子弟保媒议亲。” “哦?”韩统闻言捋了捋胡须,沉思起来。 作为一个小市丞,对于皇室成员和一些朝廷大佬,他还知晓一二。至于长安城中其他众多豪门望族,就了解有限,毕竟圈子不同。 这来歙,来君叔,是何等人物,韩统不曾听闻。不过所居乃北阙甲第,想来也是豪右之家。 韩老爹看着女儿羞红了脸庞,笑着道:“既然来家主下帖议亲,不可失了礼数。明日派人上复来家,与阿娇你配选良人!” 韩千千闻言心中暗喜,只是脸更红了,又和老爹撒起娇来。 看着女儿乖巧模样,韩统思绪万千。他最疼爱的便是小女儿,当年与自己走街串巷,不知受了多少苦难。而经历过王宗事后,也熄了将女儿许配王公贵族的念头,只愿寻个良人,门第相配,白首偕老就好! 收了思绪,父女两个又说上一会儿话,各自安寝去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罗阳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坐立不安的等待韩府回帖。 果然到了巳时,有人登门拜访。 “让小人好找,寻访半日来府原来在此!” 听得院外有人言语,来歙和罗阳出门相迎。 来人乃是一个仓头,瞧见厅堂中有人出迎,收起鲁莽,不敢怠慢,躬身下拜道:“小人罗五,奉家主韩市丞之命,特来上复来家主,于明日午时府中设宴,扫榻相迎,叫阁下莫嫌寒陋!” 闻言,罗阳心中一喜,这罗五还是前世本家。 来歙则是开口道:“好说,好说!劳烦罗五兄弟上复韩市丞,明日登门造访,若有唐突,切勿见嫌。” 说罢朝一旁的家仆使了一个眼色,仆人会意,从怀中拿出几个小钱递给罗五。 “几个小钱,不成敬意!”来歙笑道。 罗五拿上小钱,喜滋滋的走了。 “文叔,明日我便登门拜访,你还有何嘱咐?”等罗五走后,来歙问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且看天意如何吧!”罗阳想想,也没什么可交代的。韩千千若知道是与自己议亲,自然无不应允。难的还是韩老爹和崇新公府的态度。 就这样,在忐忑和不安中,一天时间匆匆而过。 第二日,来歙早早起床,将礼物堆上马车。看看已过巳时,带上两个家人,与罗阳作别,出离了北阙甲地,向东拐入章台街,朝北往香室街而去。 罗阳一路跟随送到章台街,看着来歙车马离去,比起昨天的忐忑,心中似乎平静下来。 这一去,希望一切顺利。若是不能随了心意,那只能另想办法,说不得要三十六计,带韩千千跑路。 他知道王莽必然败亡的结局,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崇新公作为王氏爪牙,肯定没有好下场,身死族灭还是小可,怕只怕要连累韩千千。 罗阳一边想,一边背着手返回来府,也没什么胃口,只是站在院中望眼欲穿的等来歙归来。 正所谓欢愉日短,寂寞更长。这半下午的时间,如同过了一年。 只等快到申时,来府大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