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昆阳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邓禹摇头苦笑,哪有什么妙策。 “明庭,如今荆州兵力空虚,宛城亦危在旦夕,苦等朝廷大军来援,我等小县恐怕难以坚守许多时日。若叫汉军破城,满城百姓必遭屠戮!” “方今天下四方忧扰,固守待援非为上策,不如开门投降,或可保全性命。” 县宰潘临摇摇头道:“仲华,我亦有投诚之意,奈何平林兵众侵略如火,若开城门,无异引狼入室也!” 邓禹见说,开口道:“我闻舂陵刘伯升慷慨仁义,且约束麾下部众令行禁止。不如传言城下,若得司徒刘公一诺,即刻开门投降。” 潘临闻言,一时间陷入沉思。 斟酌了片刻,开口道:“刘伯升大名我亦闻之,便按仲华所言,总不叫百姓受难也!” 既然做了抉择,潘临将县中诸吏聚拢一起,说出心中想法。 自从新野县尉死后,位置一直空悬,城中当家做主的就是县宰一人。 新野诸吏,上到功曹史,下到一众县佐,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有些吏员听到投降,甚至面露喜色!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报效朝廷,慷慨赴死的决心。 潘临见无人反对,便也不耽搁,立即登上城头喊话。 “我乃新野县宰潘林,不知司徒刘伯升在否?若得刘公一言,保我满城百姓不失,即愿开城门投降汉军!” 平林军帅闻言,当即传信棘阳,叫朝中大佬定夺。 汉军自从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后,众部从以前的合作关系,变成了同僚,当然派系也在逐渐形成。 刘玄一朝为天子,所处的位置不同了,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也有所不同。 他虽然有平林等渠帅支持,但有意培养自己的势力。 老丈人赵萌如今身居高位,堂兄刘赐任职光禄勋。从平林带来的食客里,也有能力出众的曹竟、曹诩父子,一为左丞相,一为常侍曹尚书。 还有那申屠建,他与刘玄关系莫逆,便做了绣衣御史之职。 总之,天生我才必有用,刘玄虽然懦弱,但也有自己的手段。 而刘演还是一腔热血,心中想法很简单,就是将王莽除灭后,再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他听闻新野来报,当即派阴识领了一部人马,带着自己写下的信简,匆匆赶至。 “明庭,可还识得阴识否?” 殷识跨马来到新野城下,向县宰潘林喊话。 “原来是阴次伯,不知所来为何?” 殷识作为阴家长子,潘临自然认得。 他二弟殷兴此刻就带着食客,协助防守城池。 还有来家、邓家等大家族也没闲着,都有一二子弟带人立在城头。 平林渠帅见阴识到来,知道杀人放火,洗劫城池的勾当是干不了了。 便与部将商议带领人马攻打南边的朝阳县去了。 “在下携大司徒信简,特来与明庭相见。” 阴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书信,用力一甩,甩上城头。 “大司徒许诺,若明庭开城投降,汉军必秋毫无犯,善待满城百姓!” 潘临捡起书简,略略看过一遍,开口道:“既然刘公相允,又有次伯亲领人马到来。来人,打开城门,迎劳王师入城!” 潘临话音刚落,城墙上顿时响起欢呼声。 阴兴一脸喜色,急匆匆的奔下城墙,去迎接自己的大哥。 不过他们新野阴氏一族,从此之后便彻底与新莽朝廷走向了对立面! 而城上的邓禹则默默退出人群,悄悄回到家中。 殷识在新野呆过几天,见过父母兄弟小妹后,将城中粮草转运到宛城汉军大营,便带着人马攻打湖阳、新都等县。 再说北入颍川的汉军,此时已到了昆阳城下。 昆阳县位于颍川郡和南阳郡的交接处,因为坐落在昆水之北,所以取名昆阳。 其北不到十里又有一条河流名曰滍水,与昆水一起东流而去,在定陵处汇入汝水。 汝水斜穿汝南郡全境最后流进淮水,奔腾入海。 汉军三部此刻陈兵昆水,威压昆阳小县。 县长带着县中兵壮守了一日,被投石车砸破城墙,眼看大军兵峰难以抵挡,便带着众多县吏开门投降。 汉军首战告捷,将县中牛马财货,粮草辎重运回宛城大营。 颍川郡治所设在阳翟。 郡府中大夫王吴已消瘦了许多。 王莽曾发下诏令,让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车骑将军王巡、左队大夫王吴亟进所部州郡兵凡十万众,剿灭前队丑虏。 不过颍川一地虽然人丰物茂,所辖之地却比不得南阳,面积只有一半不到。 而且当初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东出扫灭赤眉时,曾诏令豫州刺史部,招募州郡兵丁攻打赤眉。 豫州牧与部监商议后,决定让颍川征募本郡兵壮三万,投入太师大军。 原因无他,因为颍川郡紧邻河南郡,正处在大军东去的路上。 大夫王吴得了令函,不敢耽搁,马不停搞了三万人叫属正率领前去汇合。 所以此时的颍川郡其实也兵力不足。 王莽召令所说的十万大军,不过异想天开罢了。 王吴如今那是挠破了头皮,一个多月时间也只招募了三万多人,加上严尤残兵,总共不到五万人。 这也使得颍川各县兵力紧张,才叫昆阳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