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老天珠 (第2/3页)

姑娘啥都不懂,不要瞎插嘴,再者用钱来衡量这种宝贝,忒俗了,简直俗不可耐!”

朱老头没好气地瞪了徐幼薇一眼,见楚昊也是一脸的财迷脸,无语地摇摇头:

“这么说吧,这种老天珠单论价值,肯定没有大昭寺的那串高,不过胜在太稀少了,物以稀为贵,属于有价无市的那种,回头自己放在寺庙里吃点香火供养个几十年,沾染上佛气,那价值就不好说了,能直接请回家当传家宝了,庇佑子孙后代绵延无穷.....”

楚昊此时心里有数了,有马博物和朱老头的双重鉴定,排除了有人做局套路的风险。

只是没想到,多吉从家乡带回来的东西如此珍贵,联想到多吉说过他爷爷的同乡,当初也捡了不少箱子回家,楚昊暗自咂舌。

楚昊从恋恋不舍的朱老头手里收回佛珠和天珠,又取出剩下的珐琅瓶,和几个绿得仿佛能滴出水的玉镯子。

价值虽然没有前面两样东西夸张,朱老头还是点点头,说珐琅瓶和玉镯子勉强也算是难得的上品,要是放在他小时候的书房里,能排在倒数第二个博古架上。

楚昊那个汗,心想朱老头以前到底是有多富啊,好家伙,上品的古董只能屈居倒数第二,跟扫进犄角旮旯里差不多了。

朱老头一边品鉴着东西,一边顺便讲了不少古董里的门门道道,让楚昊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甄别真假的方法。

随着日落西山,楚昊盘算着芸姨快到下班时间了,吩咐张大爷继续帮自己看摊子,他先带着几样古董回家存放,带着八千块钱放进兜里,然后径直去了芸姨厂子。

苏锦芸的红星纺织二厂,离家不远,楚昊赶到厂子大门口的时候,正赶上了浩浩荡荡的下班人潮。

一片蓝色的海洋,有男有女,有推着自行车跟身边女伴说笑的女工,也有勾肩搭背吆喝几个哥们出去浪的。

大门口熙熙攘攘,成千上万人陆续走出来,光从男男女女脸上的笑容,很难想象厂子内部已经入不敷出,近乎难以为继了。

80年代的国营大厂,是无数青年男女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福利好待遇高,生病住院全额报销,出门在外倍儿有面子。

除了这年头堪比大熊猫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怕是没什么工作能相比的。

反正无论厂子生产效益再差,都是有国家兜底的,没人会相信一场史无前例,席卷全国的下岗潮正在酝酿。

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阵痛”,楚昊能够想象得到,身为副厂长的芸姨每日为了上万人能够吃饱饭,不至于被迫下岗流离失所,有多难!

楚昊在大门口等了好半天,迟迟不见芸姨出来,下班的工人散得差不多了,他到门卫说明了自己身份,门卫一听是副厂长家属,立马放行。

楚昊按照门卫的提示,一路进了办公楼来到三楼,找到了苏锦芸同志的“副厂长办公室”。

刚想敲门,忽然听到办公室里传来一个老太太的说话声音:

“小芸,上面最新的文件印发下来了,要求进一步深化国企内部改革,自负盈亏,逐步朝厂长负责制转变,文件你应该看过了,本来这个事我应该找厂长李青松谈,他这一两年来身体不好,一直在家养病,厂里的主要生产工作都是你来操持,我跟他谈过了,他年纪大了,今年也到该退休的年龄了,他愿意做个顺水人情,提名你成为咱们厂子的厂长,不过这事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您说。”屋内传来芸姨熟悉的声音。

“李青松快退了,不过这些年他手上经营的场子效益一年不如一年,连续五年成为燕京纺织厂效益垫底的,后来他在家养病直接撒手不管厂子了,按照正常程序来说,他退休后的待遇是要砍一截的,他不太甘心,提出要是你能在今年内把厂子效益提高,年底排名在燕京前三,把这个业绩算作在他的头上,让他给上面有个交代正常退休,他愿意提名你当这个厂长,这事儿我找他谈了好几次,我知道很难,我这个快退休的老婆子只能为你争取到这一步了,你毕竟太年轻了,年底跟副厂长赵成国一块竞争厂长,上面也倾向年龄比你大的赵成国.....”

楚昊听着两人的谈话,涉及到了利益交换,他知道芸姨一直有当厂长的想法。

前世苏锦芸貌似屈居副厂长好些年,直到他在粤东的父亲回京,才调岗变相升迁了。

楚昊没想到,原来卡着的原因在这里,在当前国企整体不景气的前提下提高盈利水平,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现任厂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