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渭水之盟,【京城篇十一】 (第1/2页)

八月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军进至渭水便桥北岸十里处。

李世民得知军报后,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

李世民说道:“颉利可汗率军犯境,诸位爱卿,我们该如何迎接他,才能让他知难而退呢?”

房玄龄说道:“陛下,此次颉利可汗举国而来,兵力雄厚,不可轻视。依臣之见,陛下可以一个人带着太子卫率去!”

杜如晦反驳道:“陛下不用带这么多人,只需要带几个大臣前去即可。”

房玄龄又说:“那咱们六个人去怎么样?程将军和秦将军的军队离长安五里地,很快就能赶到!”

高士廉大惊:“陛下,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颉利可汗设有埋伏,您的安全如何保障?”

房玄龄等六人都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说道:“若是我等六人此番能吓死颉利,那他这辈子就再也不敢进犯大唐了!”

杜如晦说道:“所言有理啊!陛下不妨试一试!”

李世民大喜,拍案而起:“诸位卿家若是敢去,我有什么不敢的!”

高士廉见李世民决心已定,也不再劝说,心中暗自叹了口气,那就索性一起疯吧!

午时,烈日当头!

突厥的大军已经抵达渭水便桥北岸,他们扎下营地,等待着与唐军的对峙。

李世民亲自率领着六骑,风驰电掣般地直奔渭水河边,他目光坚定,面色冷峻,心中充满了对突厥背叛盟约的愤怒!

来到突厥军营前,李世民高声大喊:

“颉利可汗,你背弃盟约,突然发兵攻击盟友是何道理!你莫不是怕冬季粮食太多,要与我大唐交恶!”

他的声音洪亮如雷,响彻整个突厥营地,颉利可汗和突厥士兵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斥责吓得不知所措。

颉利可汗站在营帐前,看着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困惑,他试图解释!

李世民却先发制人,继续大声斥责道:

“颉利,你若真要战,我李世民奉陪到底!”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挑衅和决心,仿佛在告诉颉利可汗,他并不惧怕战争,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颉利可汗被李世民的气势所震慑,一时哑口无言。

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唐朝的警觉,而李世民的出现也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但事已至此,他只能尽力设法平息这场争端。

正在这时,李世民看到了自己身后烟尘滚滚,知道是秦叔宝等人率军赶来,他心中大安,乘胜追击说道:

“颉利,你若真要战,我李世民奉陪到底!但你要知道,我大唐军队已经严阵以待,你的胜算并不大。”

颉利可汗看着李世民身后的唐军旗帜飘扬,盔甲鲜明,人数众多,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恐惧。

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如果继续与李世民对抗,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决定采取缓和的态度,请求讲和。

“秦……额陛下,你刚即位,可知太上皇与我之盟约吗?”

颉利可汗说话前吞咽了一口口水,他试图以盟约为借口,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丝解释。

李世民冷静地回答道:

“不太清楚,若是可汗你愿意与我拟定新的盟约,倒也不是不可以议一议!”

他的语气中带着坚定和不容置疑,他知道,只有通过重新拟定盟约,才能确保突厥不再侵犯唐朝的边境,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

颉利可汗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暗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够与李世民达成和平协议,不仅可以避免战争,还可以为突厥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于是,他立即表示愿意与李世民进行谈判,并邀请他进入突厥营帐。

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营帐中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项新的盟约。

根据盟约,突厥将归还唐朝所有被侵占的土地,并向唐朝进贡,同时承诺不再侵犯唐朝的边境。

李世民也表示,将尊重突厥的领土完整,并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这场战争危机终于得到了解决,李世民和颉利可汗都感到十分欣慰。

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爆发是由于误会和沟通不畅引起的,但通过和平谈判,他们终于化解了矛盾,为两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颉利可汗听着李世民这稳如老狗的语气,想着这二十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