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币不到30元,可学生少,几乎是老师一对一的教啊。也不知这种不景气的补习班能撑多久。

他来自韩国最南的地方——海南,也属全罗南道,父母都是农民。他告诉我,韩国过去城乡差别也非常大,现在农民比市民生活程度仍然要低很多。我不由得想起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就是在韩国,到处可见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太太,满脸的沧桑,背几乎弯得与腰成直角,拄着手杖,有的还在干活,生活的重担将她们压得连身心都成了畸形。我在和顺居住时,在集市上见得尤其多,大多没有什么文化。姜先生父母已经年过七十,还在老家种田,他有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四,下面还有一个在读大学的弟弟。已经成家立业的四个子女每人每月给父母五万韩元赡养费,真不算多。韩国父母与中国父母一样,只盼着孩子在外有出息,自己在老家再苦再累都心甘。自然小辈的都很尊重老人,每逢节日,都会回到乡村老家,看望老人。姜先生似乎很满足他目前的状况,他说,以一个只有高中毕业的资格能混到目前的七级公务员,已经很不简单了。他是1989年高中一毕业就考上公务员的。现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将公务员当作就业的首选了。过去年轻人都将大学毕业后能进入三星、现代、乐喜这样的大型公司作为人生的目标,自从1997年金融危机后,大公司招收新员工很少,还有遇到经济景气差,企业裁员,四十岁以后的员工就最有可能首当其冲。而政府公务员相对还是铁饭碗,可干到五十七八岁退休为止。

姜先生一年总收入估计不会超过3500万韩元。维持一个四口之家,处处要勤俭。但已经通过分期付款买了一套30多坪的(差不多100平方米)的公寓(还有四年就可付清购房贷款),价值1。2亿元。去年买了一辆二手的韩国产的起亚轿车,花了1000万韩元。全家一月固定支出有:电话及手机、网费等通讯费用约15万元;汽油费5万元;自己学习汉语费用8万元;给夫妻双方的老人共10万元。再除去交供房的还贷款,余下可作全家的日常用度就不宽裕了。我从报纸上知道,如果四口之家,如果月收入低于116万元就属于绝对贫困家庭。姜先生说,我们家还没有沦为此种境地的危险。不过,现在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二岁,还没到上学年龄,届时可是一项大的支出了。虽说,韩国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学费并不花钱,但哪个家庭不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为孩子作教育投资呢?妻子是他上广播电视大学时的同学,结婚后与传统的韩国妇女一样,辞职在家相夫教子,也许等孩子上学了,她又会去找工作。不过,届时应聘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像现在三四十岁的韩国妇女在家和就业的大概各占一半。老公每月将薪水交给老婆管理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尽管如此,男人私设秘密账户(小金库)非常普遍,公司的高级白领处情人的现象也司空见惯了,姜先生说是一种现代社会病。他自己是一个低级公务员,说这话,不知是不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在作祟——

中国人出门怕着火,韩国人出门怕摔跌——

2003年11月7日周五晴

中国人节俭,喜欢储蓄,再穷的家庭在银行里都有些许存款,一般的人家借别人钱,睡觉都睡不着,至少我们家是如此。类似分期付款购物、今天花明天的钱的观念尽管也推行了些年,但国人根深蒂固的“隔夜要有存粮”的理财观念并没多大改变,当然年轻一代比我们时尚一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只见到全国银行储蓄余额一个劲往上涨,现在该有近十万亿人民币了吧。正是国人的储蓄率高,支撑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转,否则那些银行有那么高的不良债务,不破产才怪。韩国与中国同属受儒教影响的东方国家,其他方面相似点甚多,同样也勤俭持家,可在储蓄理念上差别可大了。

读韩国的《朝鲜日报》、《东亚日报》,常可看到家庭不良信用者众多已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的报道。韩国金融界是这样定义不良信用家庭的:一个家庭贷款30万韩元以上,逾期3个月以上不能归还者。2002年《朝鲜日报》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中有一条是:家庭负债急增,国民经济陷入困境。这年因各金融机构盲目发放家庭贷款,每个家庭的平均负债高达2900万韩元。整个韩国,家庭债务竟相当于GDP的51%,比2001年增加了74%。不良信用者增长,对韩国经济影响是致命的。一方面政府怕不良债务越积越多,为防止银行体系崩溃,导致金融风险出现,而要求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和信用卡公司)收紧银根,追回贷款,这样则会导致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