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接着从 金属与羽毛的比重问题过渡到分析任国人诡辩的症结所在。这实 际上就是一个比较的方法问题。孟子的意思很明确,比较应该让 以较的对象双方在同一水平线上,同一基准上,而不应该把一 个对象推到极端来和另一个对象的细节相比较。这样比较出来的 结果,当然是错误而荒谬的了。所以,孟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之身,教给学生以诡辩对诡辩的说法,从而战胜论辩的对方。

所以,这一章内容固然也是孟子对礼的维护和捍卫,但对我 们来说,更有启发意义的却是他作为一个智者的思维方式和论辩 艺术。

………………………………………………

人皆可以为尧舜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 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 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 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 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 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 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 以也不确切。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 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 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 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 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 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 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 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 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 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 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 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读解】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 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 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 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 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 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 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

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原文】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楚王不悦,我 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 之王,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