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

杀身以成仁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的,只有牺牲 生命来成就仁道的。”

【读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 念碑。然而,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 的道德影响呢?

这应该是一个思想史的课题。

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 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应作拘泥的理解。

至于说“成仁”不一定非要“杀身”,“杀身”也未必尽是 “成的道德影响呢?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 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 交朋友。”

【读解】

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修养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说:“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 为助.”

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 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 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 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在得到提高。

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 理。

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 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 患。”

【读解】

未雨绸谬,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妇 孺皆知,其道理似乎已不言而喻。

但是,你不难发现,并非人人都能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实际生 活中去。

比如说,银行劝大家储蓄说:“钱莫尽花啊,细水长流,储蓄 起来既生利息又应急,好得很哩!”可A先生B女士却回答:“好 什么啊,今朝有钱今朝花,超前消费还更时髦,只有傻瓜才存钱 贬值让你们去发大财哩!”

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多半也会遇到同样的回答。

不过,这里似乎也有一条代沟。一般说来,上了年岁的人容 易成为银行或保险公司的俘虏,而年轻新潮的一代大都是A先生 B女士的同志。

其实,A先生B女士们也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只不过是所谓“流洒走一回”或“车到山前自有路”的人生态度 占了上风罢了。

那是不是人越上了年纪越能够接受儒学的思想呢?

………………………………………………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读解】

这实际直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精神。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的反躬自省功夫,也是我们 今天仍然倡导的思想修养。

当然,要真正做到是非常难的。这正如孔子在《公冶长》篇 里所感叹的那样:“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能 够“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厚”责于人。把一切功 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

这样一来,怨恨也就随之而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