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第1/2页)

「來出差。」趙依倪笑了笑望向窗外,「也希望能見到個熟人。」

窗外是繁華的城景,立交橋與水泥鋼筋構建的都市比多年前繁華幾倍,車繞過一片胡同在一塊巨大的草坪前緩緩停下。

關上車門, 趙依倪站在街邊,望向街對面的建築。比起在網站宣傳片上看到的更為壯觀, 玻璃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趙依倪再檢查了一遍地址, 確認無誤。

凌洛科技的占地並不算大,但位置不錯是在面對中央廣場的一層樓。但在這寸土寸金的京城,也可知這是一筆不小的資產。

大廳的感應門隨著趙依倪的到來打開, 前台將她帶進會議室。

這幾年都是自由職業,趙依倪對於這種場景有些不習慣。坐在寬敞的會議室里, 前面長桌上擺著一杯暖茶,杯中葉片打著旋。趙依倪左手握杯,輕輕摩挲,視線下沉。

磨砂玻璃門被輕輕推開, 幾個衣著得體的年輕人夾著本冊進入, 領頭那位是個高挑的幹練美人, 她走到趙依倪身邊伸出手說:「是趙小姐吧, 叫我lydia就好。我是之前和你接洽的那位, 也是凌洛投資的投資經理。您是剛下飛機就趕過來的吧,之前有來過這一片嗎?」

趙依倪忙起身,禮貌握了握手後笑著說:「我以前在京城念過書,常來。」

lydia一雙桃花眼微挑,意味深長地點點頭,伸手將趙依倪帶到長桌的最前端後遞來一份資料。

趙依倪打開草草地閱讀了一遍,雖然對於這方面並不算了解,但她也明白這是一份投資意向書。

「趙小姐,請看這裡。」lydia示意投資助理打開大屏幕。

聞聲,趙依倪轉頭望去,是關於她與其他同類型的壺坊的對比分析。其他幾家雖然不在宜城,但在當地也都是響噹噹的名號,去年的紫砂壺的行業交流會上她也見過其中幾家的負責人。

比起同樣在榜的幾家,倪氏雖然在這幾年可謂是後生可畏,但比起其他幾家長達百年的悠久歷史來說呀並非是出挑。

這不正說明她自不量力嗎?趙依倪有幾分不解,望著投資意向書恍神。

「lydia,想問您是怎麼選中我的?」躊躇幾分,趙依倪問出心中疑問,「在您的分析表上,我們作坊從體量道營收都不如別家,僅僅是因為我們目前在非遺候選之中嗎?」

笑了笑,lydia沒有正面回答:「趙小姐,想問一下您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接手倪氏紫砂壺呢?據我們走訪的時候,聽說這個作坊曾經是你的外婆經營的,後來就傳到了您的手裡。」

沉默了半晌,趙依倪說:「我外婆……十年前因病去世了,當時我家裡都覺得就把這作坊關了就好。畢竟在那時機器生產已經很成熟了,我們家這種又不算是名家作品說實在的是賺不到幾個錢的。」

頓了頓,趙依倪沒有說下去,只是望了望窗外。京城的早春風大,捲起地面上的一小片落葉。暮靄的枯黃落葉被風帶去遠方,而樹上的綠葉仍然停留在樹梢。

就如人一般,歲月流轉,迎新送往。逝去從不意味著遺忘,總有東西能將他們永遠留在世間。

可能是一顆街角出爐的雞蛋糕,可能是路邊落下的白蘭花。

而對於趙依倪來說,就是那間不大的,坐落於小溪邊的倪氏泥坊。

「所以趙小姐選擇將這份技藝傳承下來。」lydia聽出了她的意味深長,「這就是我們選擇您的原因。」

有些驚訝,趙依倪抬起頭,眼眸中閃爍著幾分遲疑:「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嗎?就這麼簡單?」

lydia將投影儀關閉,雙手鬆弛放下,眉眼舒展說:「我曾經在華爾街的投行工作過幾年,也是在那裡認識我們的老闆。其實這些年我見過很多像你們這樣需要投資的大小公司,但其中很多公司雖然發展得或許比倪氏要好上數倍,但他們都缺了一個東西。」

趙依倪微微歪頭,說出心中答案:「情懷嗎?」

「趙小姐聰慧過人,一點就通。」lydia說,「是的。現在的社會太過浮躁,很多年輕人都不屑於再去傳承像你們這樣的傳統技藝。但是時代即使再怎麼快速發展,都需要有歷史沉澱的東西,無論大小。相信趙小姐最能明白我的意思。」

嘴角微微上揚,趙依倪望著面前的人點點頭。

洽談很順利,簽完保密協議後,lydia送趙依倪出會議室。

「要逛逛嗎?我們公司的咖啡角味道不錯。」lydia提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