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抄襲?」宋時晚眉尖緊蹙,「不可能,這幅作品是我獨立設計的原創作品,不可能存在抄襲行為。」

「是這樣的,對方已經提供了詳實的資料,我們也是查證後才給你打來電話溝通的。一會我們加個微信,具體情況我們在微信上溝通,希望你這邊可以配合調查,提供切實有效的證據證明作品沒有涉嫌抄襲,你看可以嗎?」

「好,我會全力配合的。」

「好的。你應該清楚主辦方這邊對抄襲作品的處理態度極為嚴肅,如果查證作品涉嫌抄襲,我們會取消你的參賽資格並進行公示,希望你能理解。」

「好的,麻煩了。」宋時晚應下。

掛斷電話後,她加了工作人員的聯繫方式。

對方將現有材料整理髮送給她,宋時晚一點一點看著對方提供的圖片證據,手止不住地抖。

照片上,是兩幅極為相似的作品。

只不過一幅久遠,照片有些發黃,但從照片上依舊可以看出繡品精湛的刺繡工藝。宋時晚的作品相較之下,色彩的選擇更為精緻和豐富,但若讓內行人來看兩幅作品,明顯第一幅繡品的技藝更為純熟老練。

這些證據,是葉如真提供給主辦方的。

這幅作品,是葉如真十幾年前參加某個刺繡比賽的獲獎作品,當初也是那個比賽的優異成績讓她在行業內名聲大噪。

但這幅作品,是宋時晚阿婆的作品。

準確來說,是宋時晚和阿婆共同的作品。

宋時晚之所以對這幅作品偏愛,是因為這幅作品應當算是屬於她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第一幅刺繡設計圖。

那是她第一次從書上看到西方印象派的畫作,便對這種用短線排列編織色彩與光影變化的作品十分著迷。她發現,這種技法不僅可以用在繪畫上,與刺繡工藝也十分契合。

不僅如此,這種繪畫技巧也並非只能展現西方景色之美,它也可以契合家鄉的景色,契合獨屬於蘇鎮的小橋流水,月色荷塘。

她用畫筆拙劣地模仿著莫奈的《睡蓮》的繪畫技巧,畫出家門口春意盎然的明媚景色,興奮地拿給阿婆看。

阿婆握著畫紙,一邊笑話她在畫紙上胡亂塗抹的色彩,一邊認真地聽著屬於她的小小的創意。

那時的蘇繡題材相對保守傳統,也很少講求創新,大多是傳統風格的花鳥、山水,就算涉及西方題材,也是肖像類的仿真繡。

宋時晚的想法無疑帶了些小孩子的天真稚嫩,與天馬行空。

但阿婆並沒有否定她,趙敏淑反而和宋時晚約定,自己會將這幅作品繡出,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

宋時晚滿心歡喜地應下了,並將從書中看到的《睡蓮》拿給阿婆看。

阿婆看到圖片後,才哭笑不得地明白什麼叫「印象派」,相較之下,宋時晚那幅作品更像是亂塗亂畫。

但草圖雖然簡單,宋時晚對色彩的捕捉卻是極為敏感的。

趙敏淑參照畫上的顏色,又結合印象派的技巧,一點一點,將宋時晚的構思繡了出來。

宋時晚看著自己的創意在趙敏淑的一針一線中慢慢展現,心中是無與倫比的激動與歡喜。

可最終,她也沒能見到這幅作品的完成稿。

小孩子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她只見趙敏淑繡了一半,便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等她再想起這幅作品時,趙敏淑只是摸摸她的腦袋,嘆聲對她道,阿婆能力有限,最終也沒能繡出滿意的作品,以後只能靠我們嫣嫣了。

宋時晚天真地信了她的話,滿臉堅定地告訴趙敏淑,自己有朝一日一定會將這幅作品繡出來,完成她們兩人的心愿。

可宋時晚不知道的是,那幅作品趙敏淑早已完成,偷偷藏起來想給她一個驚喜。

只是還沒等到她的生日,作品就丟了。

趙敏淑也是很久之後才知道那幅作品是被葉如真偷走的。

那時的比賽並不像如今這般會有各類展覽和宣傳,葉如真獲獎時,她們並不知道她用的是哪幅作品。後來還是機緣巧合下,趙敏淑才知道這件事的。

她將葉如真趕出繡坊,就是因為這件事。她積憂成疾,病情加重,也是因為這件事。

宋時晚的手止不住地抖,她渾身發冷,大腦一片空白。

孟顏昕進店的時候便看到宋時晚神色不正常,她走過去,擔憂地問:「晚晚,怎麼了?」

宋時晚回過神,沒有理會孟顏昕,徑直走出繡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