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家一起种青菜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明志和玉娘是不想要的,最后推辞不过,勉强收下。

之后,一家人又一起去了隔壁,新来的两家邻居,大过年总要过去说说话,李兴发提前交代好了,过去不许提压岁钱的事。

他们先去的是李大山家,也是紧挨着李兴发的邻居,昨夜他们打扫到半夜,今早早早起来,也不说什么开火不开火的规矩,一家人吃了一顿热乎的野菜糊糊。

这一路受了不少罪,现在能吃一口热乎饭,他们很满足。

“大山哥,大山哥。”李兴发一到院子就开口。

屋里的人听到动静忙出来迎接,满脸高兴,“新年好,刚说过去谢谢你们,你们就先来了,快屋里说话。”

屋里已经生着火,房顶昨夜也补好了,很暖和。玉娘跟在后面,慢慢往屋里走。进去就看到这屋里与他们来之前一样,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

李大山和媳妇刘氏很尴尬,搓着手,笑道:“这眼下什么都没置办,你看也没坐的地方,咱们进里间说话吧,坐炕上说说话。”

张氏道:“咱们都是一个村出来的,嫂子不用客气,咱们说说话。”

正在这时,隔壁李长山一家也过来,“听到兴发一家过来了,我们也过来凑热闹。”

“大兄弟快进来说话。”李大山招呼人都进去。

这下子把里间都挤满了,女的都在炕里边坐着,男的就在炕边坐着,孩子们都没上炕,与大人说一声,就都跑出去玩了。

明志,明远和玉娘算是大人,也在屋里跟着说话。

张氏先问道:“两位嫂子,我早就想问问,咱们村里其他人呢?他们都被分去了哪里?”

那两家人相互看看,都重重叹口气,刘氏才说道:“咱们村里不大,是个小村,六七十户人家,算下来怎么也要两千多口人,你知道我们走到这里还剩下多少口子人吗?”

不等张氏等人开口,刘氏伸出一个巴掌来回翻了翻,说道:“能有一千口人就算我说多了。我估摸着,就剩下几百人了。这一路,大家可是遭了大罪。”

李长山的媳妇,张小柳也说道:“是呀,这一路咱们能走到这里真是不容易,这一辈子,我可不想再来一趟,真是遭罪。孩子们瘦的也都没个样子,还是你们人少走的快些。”

张氏道:“我们也是机缘巧合。那他们现在都分去了哪里?”

李大山这时说道:“我们拿到户籍条就急着往这里赶,也没多打听,哪里都有,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遇上了。”

刘氏突然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咱们的里正死在半路上了,当时又冷,大家又没个锄头什么的,差点就不能入土下葬。最后是他儿子挨家给磕头,大家一手一手的刨了坑,才埋了。”

说着,刘氏不断的摇头。

大家一阵唏嘘。

又说了一阵子话,眼看就到中午了,张氏喊着大家都去他家吃饭,饺子不多大家连汤带水的一起吃,也暖和。

其余两家人觉得不合适,还是张氏和李兴发拽着人,大家才浩浩荡荡的往隔壁去。

玉娘走的慢,就落在后面,刘氏要关门,也落在最后。

刘氏趁机说道:“玉娘,你二婶变了,对你们都好了,这一路我还真担心你们兄妹听不过来,没想到先比我们到了这里。”

玉娘道:“二婶现在对我们挺好。我心里一直感激当初两位婶子给我们兄妹送的吃食,要不是你们当初伸把手,我恐怕早就没了。”

刘氏拍拍玉娘的手,“不说了,都过去了。你看你们现在过的多好,我们两家也跟着沾光了。不说了,不说了。往后会越来越好。”

玉娘道:“会的,一定会越来越好。婶子以后有啥事直接来找我和大哥,我们比你们来的早几日,知道的也多一些。”

“好,咱们赶紧走吧。你身上还有伤,可不能受冷。”刘氏看着越下越的的雪,不由得摇头,“我听你二婶说你这伤是在山上伤的,碍不碍事?”

张氏与他们说的含糊,李兴发不让她说,就怕大家知道玉娘会打猎,总求着玉娘去打猎,让侄女受苦,他们自然就不清楚,以为是上山砍柴伤的。

从来没往打猎上去想过。之前的玉娘可不会这些。

玉娘也没打算解释,笑道:“没事,快好了。婶子不用惦记,天暖和就能下地干活了。”

刘氏呵呵笑着,“都盼着开春,开春能种地了,咱们就有盼头了。”

“快进来,怎么还在外面说话,多冷。”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