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沤肥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李兴发拿着银子,很快就买了两根木头,搭房顶正合适。又在村里找了三四个人帮忙。

一切都准备好了,修屋顶也快,一天的时间就修好。请人干活,得给人家做饭,中午玉娘熬了一大锅肉菜,配着粗细面掺和的馒头。

到了晚上,活干完了,玉娘和张氏特意炒了几个菜,又打了一点酒。

第二天晒了一天,晚上玉娘和秀秀就搬回自己家去住了,明远也回了自己家睡觉。玉娘和秀秀两人依然住西间屋,明志自己住东间屋。

明学和明和好陪着李郎中睡在药铺。

又过了一夜,打井的师傅们也来了,一连十几天,终于打好井,还在上面搭了顶子,这样能可以挡住一些风尘和雨水。

日子一天天的慢慢过去,也越来越好。地里不论种的是紫苏还是麦子,都长出嫩嫩的苗。天气也慢慢热起来,大家都换上了大褂。

这期间,玉娘还在地里教给大家沤肥料。玉娘做的是钾肥,种庄稼必不可少的肥料,而且这钾肥也好做,就是用草木灰和淘米水。

这两样东西家家户户都有。

人们日日烧火做饭,还从来不知道这些灰还能做肥料。大家看着玉娘把草木灰在种紫苏的地里洒上一遍,又提着水桶洒了一遍水,就算成了。

这么简单的时候,大家一看就会,几家跟着玉娘种药材的人家,都回家去灶台底下掏草木灰,不够的又找来一些不用的枯树枝子,烧完就是草木灰。

另外玉娘还教给大家,把家里沤的粪便肥,不要直接洒到地里,要先在地里沤几天再用。在地里随便找个地,挖个坑,然后洒一遍粪便肥,再铺上一层厚厚树枝叶子。

接着再洒一遍粪便肥,最后洒上一遍水,接着盖上土,等上十天左右就成了。

这些肥料种什么庄稼都行。村里的人看的热闹,都怀疑玉娘这是胡闹,可等半个月,玉娘再次把土挖开,一阵阵发酵的粪便被熏的人差点呕吐出来,

大家知道这是成了。都是常年种地的人,什么对地好,他们还是知道的。这些没有人再怀疑,纷纷围着玉娘问个不停。

玉娘从来没想过藏私,大大方方给大家详细讲了一遍,哗啦一下子,大家都散了,纷纷回家去准备沤肥。

等人都走了,李兴发才走到玉娘跟前,“玉娘,现在这些能洒到咱们地里了吧?”

玉娘点点头,又摇摇头,“二叔,要是在下雨天洒是最好的。要不咱们再等等。”

李兴发看看高高挂着的大太阳,点点头,“行。就等下雨天再洒。”

说来也巧,第二日,一早起来天就有些阴沉。今日轮到李兴发送货,早上随便吃了两口饭,就急急忙忙去送货,回到家就带着明志和明远去地里撒肥料。

这会儿天阴的更沉,眼看就要下雨,玉娘喊着明学和明和也去地里帮忙。刚洒了一半,天就开始掉雨点。大家不由的加快的手里的活。

可他们家地多,这么一会儿哪能撒完。李兴发让明远去喊李大山和李长山来帮忙,后来村里其他人知道了,也过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很快,几十亩地都撒了一遍,玉娘沤的肥料也用完了,雨也慢慢大了。一家人招呼大家赶紧回家。

到家雨更大了,玉娘忙让秀秀熬了一大锅姜糖水,给大家去驱寒。

有了这肥料,这次大雨过后一两天,大家都发现了,李家地里的庄稼比别人家都长的高,长的壮。这下大家有信心了,刚开始准备先沤点试试的人家,

这会儿边后悔边忙又多沤了一坑肥料。

玉娘在村里人的心里又重重画上一笔,也从这件事后,村里很多人家种地,都看着李家。李家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还真别说,大家觉得今年的庄稼长的格外好。

转眼就到了六月。

俗话说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艳阳高照早,没过一刻钟,就飘来一阵雨,大家还没赶回家,天又晴了。

人们笑骂着又回地里干活。

玉娘今日也去地里,这段时间玉娘几乎日日都在地里。紫苏已经长两个月,过不了几日就能收了。

雨停了,玉娘也跟着返回去,在自己地里转了一遍,又去了别人跟着种紫苏的地里,也转了一遍,心里有了数。玉娘就回去找李郎中。

“师傅,师傅。”玉娘一进药铺就大喊。

李郎中从屋里出来,“我还没聋,今日过来,是那紫苏能收了吗?”

这些日子玉娘就差睡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