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此時,小林的確有些咬牙切齒了:「好。既然步大廚這麼有信心,那我就?不客氣了!」

「客氣倒不必,不過如果你真想和我用?頂級食材對壘,不如我們選擇開放式pk,每人?兩道菜,第一道按約定做魚,但第二道我們就?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做一道自認為最?無法超越的菜如何??」

這個提議頓時讓小林眼前?一亮。這正是他所期盼的! 叫你狂叫你狂,今天不把你打服氣我就?不叫小林桑!

對抗的氣氛已經高漲。觀眾們都迫不及待的鼓起了掌。

「電視機前?和現場的觀眾朋友們,我們這場激烈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主持人?顯得更興奮了。

於是,兩個廚師團隊走到烹飪區,在大家的期待中開始了這場意義不凡的淘汰賽。

按約定,第一道就?做長江刀魚。本?來,步悠然準備的食材庫里有不少珍貴魚類。但在小林說?出多春魚的那一霎那,她的頭腦里第一個展現出的,就?是這應了時令的長江刀魚。

從古至今,人?們對刀魚的情?感?可謂極其豐富。明前?魚骨軟如綿,明後魚骨硬似鐵。明前?吃刀魚早已深入了骨髓,古書中更是記載了大量春日食刀的詩句,例如: 『春潮迷霧出刀魚 』 、『恣看收網出銀刀 』 、『明前?魚骨軟如綿,明後魚骨硬似鐵』 和『寧去累死宅,不棄鮆魚額』。

以前?刀魚產量豐富時,幾元一斤,或用?些青菜去漁船換取都可。但後來產量減少,原本?幾元錢的魚,卻?被炒到一斤近萬元。直至現在,徹底禁捕,更是一魚難求。不為別的,只為在這二月,吃上一口熟悉的味道。所以一切皆是緣分,既然趕在了時令上,那就?是天選的食材。

紅燒刀魚、刀魚餛飩也是長江沿岸很常見的做法,但老百姓烹飪刀魚,最?常見的還是不刮鱗,只配一點豬油上鍋清蒸。魚鱗中含有大量脂肪,遇熱則化,會滲出點點油星,使魚肉口感?更佳。更為神奇的是,豬油和清雅的刀魚混合後,會被激發出尤其鮮美的味道,讓人?驚嘆不已。

步悠然決定就?沿用?這最?平常的菜單,但在此基礎上稍作改良。

首先就?是魚刺。長江沿岸的傳統吃法很少去魚刺。明前?魚骨軟如綿,這二月的刀魚,魚骨很軟,魚肉極嫩,咀嚼絕對是種多餘,人?們會用?抿和吮來享受魚肉的柔嫩。於是,邊吃,邊用?舌尖輕輕將刺剝出,邊享用?魚肉邊享受這獲得魚肉的過程。

可海外的食客不同,由於飲食習慣不同,他們對魚刺有種天然的敬畏,因此步悠然本?著尊重?的態度,決定將這每條小魚里的魚刺全部剔除。刀魚本?就?不大,但這鮮嫩的魚肉中卻?有著近千條小刺。

第129章 刀魚vs多春魚

袁枚在《隨園食單》寫到了刀魚去刺的方法:「用極快刀刮取魚片, 用?鉗抽去其刺」。步悠然借鑑此法,輕輕斜切魚肉,卻並不切斷, 然後在這魚片間將刺取出。實際操作時, 要想?去刺又不破壞魚的外觀,非常不易。

但?步悠然知道,給刀魚去刺雖然不易, 但?在許多江南的廚子眼裡?, 卻並不是一件多麼難辦的事情。比如刀魚餛飩, 就是要剔除掉每條小魚上所有的魚刺,只取鮮嫩的魚肉做餡。這不僅是烹飪, 更是蘊含著一種?對食材的敬畏與尊重。

被取了刺的長江刀魚, 就只剩了鮮嫩順滑、入口即化的魚肉了。將金華火腿切沫, 放於魚身的刀痕間,再放幾絲筍片和一點點豬油激發魚肉鮮味,配點薑絲蔥絲入屜烹飪。

步悠然沒有在菜譜上做太?多改動,基本沿用?了長江沿岸普通漁家的做法。這份味道在家家戶戶沿用?千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情懷。能在這大洋彼岸, 重新回顧這份不易再現的情感,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做刀魚,除了清蒸,還有一道主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刀魚餛飩』。

刀魚餛飩,雖然主角是餛飩, 但?最重要卻是熬湯。

這餛飩湯是由刀魚炒制的魚鬆, 配合老母雞、蹄膀和豬骨等熬製而成,異常鮮美。

魚鬆的製作絕對是門學問。它是將刀魚在適合的火候上不停翻炒, 通常要連續炒制四小時以?上,魚骨和魚肉都變成短而密的細絲才可。

待老母雞、蹄髈和豬骨內的膠原蛋白?形成醇厚的乳白?色湯汁後,倒入炒好的魚鬆,開?始新一輪熬製。刀魚鬆的鮮美和湯底徹底融合,形成了更加美味的湯汁。這湯汁再經過過濾,就最終做成了純白?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