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页)

【左徒是個什麼樣的職位呢?據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左徒這個位置,「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既要與楚懷王商量著幫楚懷王管理內政,還得管外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可想而知這工作並不好做。】

【但是我們一心愛國的左徒大人卻一點也不覺得累,大刀闊斧地開始了以制定法令為中心的改革之路,不過短短几年時間,楚國便呈現欣欣向榮之勢,好像就這麼支棱起來了!】

此言一出,滿堂歡喜。

畢竟大家都是楚人,誰不想楚國富強呢?即便是那些舊貴族們聽到楚國因為屈原的改革而欣欣向榮,都不可抑制地露出了笑容。

眾人其實對改革之事完全沒底,就是屈原本人亦是如此。

自古改革都是千難萬險,能成功,他雖九死亦無悔矣。

「甚好!寡人未看錯!屈卿果真能擔此大任。」

熊槐哈哈大笑,完全忘了方才懷疑幕中女子是敵是友之事了。

【然而凡改革者,大多沒有什麼好下場,楚悼王時期的吳起,秦孝公、秦惠王時期的商鞅,後來的北宋王安石,明代首輔張居正都是如此,屈原亦不例外。】

【改革觸及太多舊貴族的利益,但屈原改革最終走向失敗的原因還要從那位倒霉大王楚懷王說起。】

咸陽宮內。

秦惠王及秦國諸臣皆是捧腹大笑不已。

原本談及商鞅,那是觸及到了許多人的逆鱗,然而聽聞倒霉大王的稱呼,眾人連那些後來的各個朝代也不覺稀奇了,只想聽聽這倒霉大王是如何倒霉的。

而楚殿內,熊槐震怒。

「她……她她,此女說甚?」

熊槐指著那巨幕,眼睛睜得極大,眼中也布滿了血絲,「此女安敢!」

「此女安敢!」

眾臣紛紛跪拜,「大王息怒!」

「此女竟敢喚寡人倒霉大王!」

「當真氣煞寡人也!」

第3章

熊槐聽女子說自己是倒霉大王,一時氣急,直呼妖女。

「欺人太甚!來人,快將此女給寡人拿下!」

原在殿外侍立的郎中帶了士兵進殿,可士兵們都握了劍踟躕著並不敢上前。

熊槐大喝,「爾等為何還不動手?」

「大王!」郎中上前行禮作揖道,「大王三思!此巨幕楚宮內外無數,如今市井眾人皆可聞此女所言,若惹怒此女如何是好?」

眾大臣齊齊勸說,「請大王三思!」

熊槐扶額,直往後倒去。

屈原連忙上前將其扶住,「大王!」說著小心將人扶到王座旁。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作《楚辭通釋》,在此書序言中,他曾說楚懷王,「不聰不信,內為艷妻佞幸之所蠱,外為橫人之所劫。1」】

「這王夫之又是何許人也!」熊槐跌坐椅上,已然放棄掙扎。

一方面他確實惱怒自己在後世之人眼裡竟如此不堪,另一方面他又很想聽聽此女接下來所說的話。

這什麼艷妻佞幸所惑,什麼橫人所劫?

何時有這等事?

如何會發生此等荒唐之事!

「屈卿,此女豈非胡言乎?」

屈原不敢直接評價,只恭敬道:「大王息怒,擇其有用者而聽之即可,不管此女言何,臣定當誓死效忠楚國。」

諸臣附和,「臣等定當誓死效忠楚國!」

見諸卿如此,熊槐緊繃的身子終於放鬆些許,甚至也沒責怪他們說的效忠楚國並未 言明效忠自己。

不過也無妨,楚國都是他的,效忠楚國不就是效忠他嗎?

然而那名為三月的女子對他的評說卻仍未結束。

【三月根據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下這句話,王夫之說啊,楚懷王這個人腦子有點笨而且沒什麼誠信,在國內受寵妾佞臣的蠱惑不說,在外又不講誠信,對待合作夥伴總是舉棋不定甚至做出背叛盟約的事,最後落得個被困秦國的下場。】

被困秦國?

熊槐緊緊握著座椅,脖頸處青筋凸起,臉也漲得通紅!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他如何會被困秦國!

熊槐視線在各臣子間掃了一圈,眾人紛紛低下頭去。

如今看起來竟無一人可信!

他只能抬眼看向身邊的屈原,嘆道:「寡人獨信屈卿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