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1/2页)

「這下期論子建,若叫父親聽之,是否更加偏愛?」

曹丕一向認為「文人相輕,自古而然2」,可縱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那個弟弟的才能。

司馬懿勸道:「切莫妄自菲薄,公子之才,亦非等閒。」

曹丕不置可否。

眾人談論間,巨幕中的畫面又已經變了。

畫面中出現兩個男子,一個男子坐於上首,頭戴冕冠,看其行為舉止當乃天子是也,在他的下首另一年輕少許的男子沖他行了一禮。

而後年輕男子起身走了幾步。

兩人旁邊出現詩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曹操見此,勃然大怒,結合女子此前所言,他幾乎是一瞬間就明白了此場景中的意思。

「來人,將那兩個逆子速速叫來!」

手底下的人看到丞相時喜時怒,不敢耽擱,連忙應下往外走去。

「站住,先傳子建。」

下人忙不迭答應。

待下人走後,曹操繼續看向巨幕。

自己的兒子一個個離去,如今只余他二人還算有出息。

最後竟會落得個兄弟鬩牆的結果?

場景再次變化,只一眼,曹操便能猜出坐在那案前的孤寂身影是日後的曹植。

巨幕中,曹植伏案奮筆疾書不知在寫什麼,旁邊現出詩句。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曹植《雜詩·其四》」

曹操不信他這般落魄之時還能念著什麼佳人,很想知曉此詩後段為何內容。

然而現在並沒有人能回答他。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楚殿內的人看完女子所說的預告,也都隱隱能看出個大概。

這個時期人們聽故事都是靠著口口相傳,除了親眼所見,還未如此直觀地看過其他人的故事,只感覺十分精彩。

看到此處,眾人都小聲攀談起來。

有人說道:「屈左徒,此句又沿用汝之『香草美人』矣!」

屈原微微頷首,看向最後那詩句,聯想先時那些場景,能想像此佳人的結局恐怕不盡如人意。

就在眾人討論之時,巨幕中突然跳出幾個符號。

符號上方有一行小字。

「一鍵三連哦!」

其下三個符號,第一個符號像是一隻手豎起大拇指,第二個符號期間寫了一個幣字,當指錢財,而第三個符號則像是一朵尖瓣的花。

「咦?看其下方,符號點之可變色矣!」

不知是誰說了一聲,眾人都伸手虛空點那巨幕下方的幾個符號。

在點到符號時,符號會立馬變成紅色,再點一次又會變回來。

而點到中間那錢幣之時還會在旁邊顯示幾個字。

餘額:八十八。

點一下就會少一個,再點一下又少一個,可還想再點就點不動了。

「此乃何物?」熊槐絲毫不心疼,他大概也能猜到這東西是給那女子的,原想將那些錢幣都點出去讓女子感受到自己的誠意,以助楚國,誰知最多竟只能點兩個。

有此疑問的不止他一人。

諸侯各國都對此十分好奇,有人認為此當俸也,但亦無人能給出具體答案。

等三個符號都點一遍後,巨幕便會從他們的眼前消失。

有些人不想讓這巨幕消失,便故意不點那幾個符號,可巨幕日夜跟著,除了底下幾個符號,其餘皆是黑黢黢的一片,也無甚用。

巨幕一時間成為了眾人的談資。

茶餘飯後,眾人談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巨幕中女子所言之事。

接連幾日,楚國官員們都不大敢出門,每每出門便會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人跟著,似是在看他們是否是那殘害忠良的奸臣。

無愧於心的官員倒也罷了,只是費些時間與之周旋,而那些平日為所欲為的貴族們暫時確實是什麼也不敢做了。

他們倒不是怕那幾個百姓,但禍國之名誰擔得起啊?

看刑房那幾位的下場便知道了。

某些因巨幕未曾提及而僥倖逃脫的靳尚一黨有被牽連的,也有夾著尾巴做人的,楚國朝堂一時倒也變得清明起來。

除此之外,巨幕的出現仿佛並沒有對百姓們的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

秦國百姓們渴望秦國能早日一統天下,其他諸侯國則擔心自己國家被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