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可是依此女的意思,他們的慶曆新政失敗了。

此後肯定也沒什麼象樣的變法,如若不然,女子不會不提。

【我們都知道賦都是講究對偶的,但是這篇《赤壁賦》就與傳統的賦不同,裡面很多的散句,蘇軾能這樣自由作賦,也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有關。】

【任何一種文體都是通過不斷地變革,不斷地發展的,經過唐宋兩次文學變革,唐宋詩、詞、文都達到了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峰。】

1405年,永樂三年。

朱棣聽到這樣的話心中不悅卻又不得不承認,至少從目前來看,他大明文學是比不過唐宋時期的。

這幫酒囊飯袋!

前兩年讓他們修纂類書,雖修得《文獻大成》,可諸多不完善之處。

連整理都不會,如何創作?

他心中暗下決定,此書得重新修一次。

清,乾隆年間。

乾隆捏著自己的下巴想了想,似乎本朝文人之作確實不如唐宋。

但自己寫的那麼多詩總有好的。

一首不行那就兩首,兩首不行那就十首。

總有能與之相比的。

【除卻家人的陪伴之外,蘇軾在黃州也不算是一個人,他在黃州也有朋友,比如1083年,元豐六年被貶到黃州,住在承天寺的張懷民,再比如幫他搞了塊地皮的馬正卿。】

【但即便如此,蘇軾在黃州的這段時間,整體來說日子肯定是過得不太好的,一是經濟困難,二是仕途失意的愁苦。】

【不過,蘇軾在這段時間裡留給我們的作品卻多是積極的、樂觀的、振奮人心的,與其說他是在寬慰激勵自己,不如說他是在激勵所有看到他作品的人。】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李商隱看到蘇軾兩邊不討好的樣子,想起了自己那些年的經歷。

大概沒有人比他更懂蘇軾了。

如此還能做到樂觀豁達,他自愧不如。

他也清楚,蘇軾此舉才是正道,怨天尤人不若將當下的事情做好。

【1084年,元豐七年,在黃州待了幾年的蘇軾被調往汝州,但是那個時候蘇軾很窮還拖家帶口,走到路上,他和妾室朝雲的小兒子不幸逝世,各種事情堆在一起,他就上書朝廷先不趕路,先去常州。】

【他要南返常州的時候,也就是1085年,元豐八年,北宋發生了一件大事,宋神宗因為操勞過度、心力交瘁,在西夏戰事不順後,他病情愈發嚴重,最後還是沒能熬過去,年僅三十八歲的宋神宗就這樣離世,九歲的趙煦即位。】

趙禎皺眉。

九歲,那豈不是很容易讓人擺布?

這宋神宗倒是不錯,雖說身子沒養好,到底一心為了大宋,也算是做了件大事。

不愧是他趙禎的後人。

【趙煦即位後,高太后,也就是此時的太皇太后,垂簾聽政,高太后支持司馬光一眾保守黨,廢除了全部新法。】

「什……什麼?」趙禎跌坐在椅子上。

努力一生,最後竟被一個後宮女子毀於一旦!

「官家,保重龍體啊!」

趙禎扶著額頭,他的龍體今日都要被氣得冒煙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他大宋朝也會出現後宮干政的事情?

那什麼高太后莫不是有武后之念吧!

看來以後給自己的最興來選妃得注意了。

【這個時候蘇軾就在常州過了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最後蘇軾也是在這個地方離開了這個世界。】

元符二年,儋州。

蘇軾看著女子給出來的與他印象中大相逕庭的常州,也不知為何,雖完全不同,但他卻也覺得那就是常州。

常州挺好,那段時間自己確實輕鬆。

能在常州離開,甚好。

【宋哲宗即位後,新黨被打壓,蘇軾被重啟任用。】

【此時執政的高滔滔很欣賞蘇軾,而且執政能力優秀,甚至被後世譽為女中堯舜,按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軾就該隨著新政失敗仕途平坦,一路高升,一開始也的確出現這樣的苗頭,短短几年內,他多次升遷。】

【但是我們的蘇軾啊,就總不讓人省心,他回朝之後看到舊黨拼命壓制新黨諸人,又把新法無論好壞一一廢除,他就感覺有點不對勁了。】

【於是「一身反骨」的蘇軾又開始上書諫言,又得罪了保守勢力。】

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