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人生苦短,自己氣悶總是害了自己。

自己為何要為難自己呢?

奉禮郎之職雖比較清閒,似乎誰都可以做,但自己這個身子能獻一份力,已然不錯了。

便如此吧。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麼心緒不寧呢,想要去做什麼呢?】

【這裡一般認為是陶淵明對自己的質問,緊接著上一句順心而行,意為不必去想那麼多了,但三月個人覺得,陶淵明雖然此時已經對官場失望,但是他個人對於自己的仕途還是有遺憾的,畢竟一開始是帶著志向宦遊,最後用一事無成來形容可能過分了點,但基本可以算是沒什麼建樹吧。】

東晉。

陶淵明感覺自己的心裡被狠狠地扎了一刀。

他是看出來了,此女什麼話都敢說的。

畢竟先時她還說某個皇帝大豬蹄子呢,雖立馬改了口,但終究是說了。

而自己不過一屆鄉野村夫,說了也就說了。

再說,說的也是事實。

公元1028年,天聖六年。

柳永嘆息,自己比那時的陶淵明還老了,甚至還沒做過官呢。

若到了女子所說的那時,自己還未能考中進士,那乾脆也歸隱好了。

大隱隱於市。

這江南風光也不錯,屆時便到蘇杭定居。

不過,再試一次!

【還想要什麼呢?「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富貴榮華他不追求,看得出來只要有杯酒陶淵明應該就能滿足了。修煉成仙也不大可能。帝鄉是指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莊子·天地》有「乘彼白雲,至於帝鄉。」的句子。】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此行就是打算去尋求修煉之法,九萬里高空一直是他嚮往的地方。

既然人間帝王不可期,不如把追求放得更加長遠。

若成,從此如鯤鵬遨遊於天界。

若不成,練心淬體亦是不錯。

帝鄉不可期,那便期清都紫微罷!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我們想像一下這幅場景,天蒙蒙亮,小山村內,公雞報曉將整座村莊從夢鄉拉入了現實,一個小老頭從簡陋的中扛著鋤頭走出來,他腰上別著酒葫蘆,看了看自己院中的菊花,而後穿過一片柳樹蔭,到了自家略顯荒蕪的土地中除草耕種。】

【然而呢,這小老頭種地一般般,因為醉心於這山水之間,他幹了會兒活,時而爬到山坡之上放聲與自然對話,時而又去小溪邊對著涓涓細流吟誦詩歌。「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種出來的地好不好,咱們不知道,但這小老頭是一定很開心的。】

東晉。

「小老頭?悅否?」

陶淵明點點頭,「甚悅!」

眾人又咯咯笑起來。

【陶淵明是真高興啊,他說:「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就這樣順其自然到生命的盡頭,樂安天命,不必再困惑了!三月覺得這後面應該還隱藏了一句未盡之言,「歸去來兮!」回去吧!】

【加這一句是因為這篇賦的寫作時間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是陶淵明歸家之前的想像,有人認為是歸家之後的描述,我個人認為是歸家之前寫的。】

【他的序中提到寫作時間是冬天,但他後面又寫了欣欣向榮之句,當然第二年寫的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前面那種迫切想要回家的那種場景寫得十分生動,就讓人覺得他就是在期待回家,這個就看個人怎麼理解了。】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也覺得這想要回家的場景寫得特別好,讓他都有些想家了。

「樂天知命,故不憂!1」

還是順其自然罷!

【從這裡開始,陶淵明就真正地開始了自己的隱居生活。】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批判陶淵明的這種消極的人生態度,但是他恪守本心的人格魅力和他所創造出來的那種天真自然的文學風格都為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正所謂人無完人,我們擇善而從之就好啦。】

1樂天知命,故不憂!——《周易·繫辭上》

昨天莫名其妙被人舉報了,我尋思著自己前面的內容罪不至此吧?

然後又看到有人在評論區說,怕自己堅持不下去,就把評論區關了,影響大家閱讀體驗,抱歉。

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