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第1/2页)

漢成帝劉驁剛冊立劉欣為太子就聽到了這樣的噩耗,他有些緩不過神來。

先時此女只說西漢、東漢,他可從未想過所謂西漢是在自己這裡滅亡的。

王莽,此子安敢?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初唐四傑?

有點文才便自視甚高,瞧不起她,現今做主的還不是她?

武則天雖有些可惜這些才子們一個個地都不服自己,可她絕不後悔。

女子又如何?若能坐穩這皇位,能讓天下太平,女子如何不能坐這位置。

這些文人?

是忘了女媧造人之恩了?

一方面說著自己懷才不遇,一方面對著真正愛才又賢明的君主挑三揀四。

可笑!

然而這些文人可恨,她卻也不能離了文人,只能多在科舉之事上費些功夫了。

她就不信沒有那腦子清醒識時務的文人。

【大家都知道經文景之治後,西漢在漢武帝時達到強盛,但是後來從漢元帝劉奭開始一個比一個不行,漢成帝劉驁在太子時還算不錯,哄得自己父親高高興興的,但是即位後沉迷酒色,為後來的王莽篡權埋下了禍患。】

【王莽滅漢稱帝後就進行改革,因為搞得太先進還被懷疑是穿越者,他那時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反而做的事情基本是有利民生的,但是由於天災,另外他的改革並不是很適合那個時候的國情,再加上他個人的一些原因,最終在綠林赤眉起義中被殺。】

【所以駱賓王說,不如像邵平一樣去城門口賣瓜。】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沉著臉快速記錄著。

女子這幾句話說的內容極多,這下好了,他可以一一準備了。

劉奭、劉驁,看到這兩個名字,他連巨幕夸自己這時達到強盛都高興不起來了。

大漢,他絕不會任之滅亡。

不會再有東漢!

記完後,他看著「先進」、「穿越者」皺了皺眉,陷入沉思。

公元前8年,綏和元年。

劉驁正想喚人抓王莽進宮,卻聽到女子這般評價自己,一時怒急攻心,竟是口不能言,身不能行,直直倒在了地上。

「陛下!快來人啊!」

「陛下——」

【王維也曾在《老將行》中有「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之句,這裡的先生正好是指的陶淵明,不過這首詩中的典故十分豐富,我們可以等之後說到王維的時候再仔細講解。】

東晉。

顏延之算是服氣了。

看來後世之人是真的十有八九都推崇元亮的詩文。

甚至是他的柳、他的菊、他的桃花都是如此地受歡迎。

如此也好。

他自然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好友能夠更好。

【陶淵明寫這兩句是為了左證前面「衰榮無定」的觀點,下一句「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一年四季更替變化,人生也是如此。就像這樣順其自然就挺好的,他每首詩中都不忘自己的人生信條:順其自然。】

【而後「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通曉事理的人都會明白,作者自然也明白,所以不會再懷疑自己的選擇了,「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快給我一杯酒吧,我想早晚都與酒為伴啊!】

【這裡他再一次地告訴自己不要再猶豫了,不要再懷疑了,但是我們都知道,越是強調什麼就越是放不下什麼,他越是在許多作品中都勸說自己歸隱田園,就越是說明自己放不下自己一開始的「猛志逸四海」。】

陶淵明突然心悸了一下。

就仿佛自己的心被人掏了一個洞似的。

自己所有的想法,所有的心思都被人掏得乾乾淨淨的。

他確實放不下,可他又有什麼辦法?

他一介書生,生逢亂世,又無上陣殺敵之能,想略盡綿薄之力,卻屢遭挫折,他一個人能做什麼呢?

「什麼猛志逸四海?」陶淵明笑道,「年少戲語罷了。」

「來,延年,再飲一杯。」

顏延之笑應:「來!」

【而這一首的最後像是一句勸酒話,勸自己的,來引出了一組飲酒詩。】

【說起勸酒,最厲害的那還得是李白,他曾經寫過一首《嘲王歷陽不肯飲酒》這首詩勸的雖然是別人,但是卻跟陶淵明有很大的關係。】

陶淵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