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第1/2页)

此女是來毀他大秦之人,只要一提,不是殘暴之類的形容,就是滅國相關。

如此妖言惑眾,偏生的他還沒有辦法解決。

早知道他就該先不讓徐福離開,說不定他還有辦法。

【咱們可能都發現了,但凡提到秦國評價都不怎麼好,並不是說秦國就一無是處就不該存在。】

【秦始皇統一六國,使民族融合大發展,使中華文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這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

聽到這裡嬴政沉下去的心才微微緩和些。

他就說他做了那麼多的事,天下人有目共睹,這後世之人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如同歷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樣,都是前期賢明,後期就開始放縱自我。】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將大唐推至了巔峰,但是後期就開始沉迷美色寵信奸臣,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朝由盛轉衰。】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愣了。

原以為李隆基就是個沒用的東西,沒想到竟還有如此成就。

那她到底要不要給他個機會呢?

糾結半晌,想起他如今是在與秦始皇對比便就歇了心思。

這盛世不是只有他能創造,讓戰亂爆發,致使國力衰弱太過冒險。

她不能冒這個險。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眉頭鎖得更深了。

這盛世大唐是他一手打造的,張九齡在時朝廷內外一派蒸蒸日上。

張九齡還曾斷言安祿山必會作亂,可自己未曾相信。

難道這大唐盛世真要斷送在自己手上嗎?

不要!

他李隆基絕對不能讓這事情發生!

【再比如明世宗朱厚熜,明代最會玩弄權術的皇帝,前面二十年勵精圖治,實現了嘉靖中興,然而四十五年皇帝,二十年沒上朝,後面沉迷修仙不可自拔。】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累死累活的朱元璋都傻了。

二十年沒上朝,當的個鬼皇帝。

他的太子方才逝世,朱元璋還未從沉重的打擊之中緩過神來就聽到了這事情,氣得心裡直冒火。

甚至都沒注意什麼嘉靖中興。

【還有我們提到過很多次的乾隆皇帝,也是如此,前期施行仁政,使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達到巔峰,但如同李隆基一樣,在國家發展到一定高度時,便開始沉迷享樂,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清朝由盛轉衰。】

清,雍正年間。

雍正快要氣死了,這個乾隆到底是誰?

他日夜操勞仍覺時間不夠,這不孝子還有時間貪圖享樂?

別讓他知道是誰,否則他絕不會客氣。

勤儉節約必須寫進國法家規!

乾隆年間。

乾隆也愣了。

他大好的乾隆朝,如何就轉衰了?

豈非胡說八道?

加上各方面原因,到底是哪些原因,女子為何不說明白?

和李隆基一樣,難道是他朝中也有那想犯上作亂之輩?

【另外之所以講到的許多詩文中對秦始皇的評價都不高,那跟當時的社會有很大的關係,大家應該都知道嬴政是崇尚法家的,而自從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就成為了封建社會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學派,影響十分深遠。】

【而法家和儒家思想中本來就有很多矛盾衝突的地方,加上秦始皇末年的一些暴丨政,導致了秦始皇在古代的評價一直都不算太高。】

【可以說秦二世而亡,除了胡亥、趙高等人的騷操作,與嬴政晚年乾的那些荒唐事兒也是分不開的。】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原來如此,這個董仲舒是何人?

獨尊儒術,聽起來似乎不怎麼靠譜的樣子。

法家思想有何不妥?

然而嬴政暫時沒空去想那麼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秦二世而亡。

胡亥、趙高!

還有他自己的暴丨政。

暴丨政……

嬴政一皺眉,底下跪著的胡亥嚇得又瑟縮了些,「父皇……」

沒等他說完,嬴政又是一聲怒喝,「給朕閉嘴!」

他現在完全不想聽到胡亥的聲音,巴不得自己從來沒生過這個兒子。

不過嬴政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