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第1/2页)

他正想開口尋人,卻又犯了難。

一向自詡知人善任的他,這時竟也有些懷疑自己了,如今自己身邊誰可信,誰不能信?

算了,還是等女子說完再行動,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思及此,他眼神一涼,先時若不是他著急,也不會讓李林甫離開長安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難道他還能跑得掉?

這巨幕看似貶低他,可他越想卻越發覺得是來幫他挽救大唐的。

【了解了杜甫的家世,我們仔細地來看看他的生平,看看這麼一個出生名門的驕傲公子,最後何以寫出那般沉鬱頓挫的作品,又何以落得窮困潦倒,淒涼去世。】

淒涼去世……

一時間與杜甫熟識的人都沉默了。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雖然有些傲氣,但卻是真的才華橫溢。

以他的才華,隨便入誰的幕下都不至於會窮困潦倒。

眾人想起了那一場戰爭,想來應該與那有關。

然而杜甫卻倏然就預見了自己的結局。

他看似出生名門,但與他這般條件的家庭不少。

而他自從少時遊歷,花費了不少的金銀,現如今父親已然離世,家中屬旁支難以得到族中支持,正在慢慢凋零。

只能靠他自己。

女子所說,那安史之亂爆發應當只是加快了他貧困的步伐。

他應當遲早要走到這一天的。

想清楚了此事,杜甫突然覺得周遭美好的風景也蕭索至極。

想來也是,離人之所,何以尋歡?

【杜甫於公元712年,唐睿宗太極元年正月初一生於鞏縣。在古代,正月初一出生那可是個大好的日子,傳聞這一日出生的男孩子那都是官運亨通、大富大貴。】

【然而封建迷信要不得,後來的杜甫可以說是與官運亨通擦肩而過,與大富大貴背道而馳。】

清,乾隆年間。

曹雪芹贊同女子的話,迷信要不得。

但為何要在前面加上封建二字,此女所言唐朝,並非分封建國之時,難道是言古時傳下來的迷信之說?

猜不透,但並不影響曹雪芹理解這句話。

他的《風月寶鑑》之中正好寫了一個正月初一出生的女子。

然此女該是飛黃騰達之相,可最終還是香消玉殞。

這與迷信無關,與世道相關。

正想著,門外卻傳來敲門聲。

「曹先生在嗎?」

曹雪芹蹙眉,忙起身準備開門。

自從搬來這草屋之後,家中一個下人也無,凡事都得自己親力親為。

平日裡他潛心著書,來找他的人少之又少。

正當巨幕來臨,不知是誰這時來尋他。

他剛一打開院門,卻見鄰人領了幾個太監站在門前。

「敢問可是曹沾曹先生?」

曹雪芹詫異會有宮裡的人來尋自己,但轉念又明白過來,忙道:「在下正是,敢問公公所為何來?」

「曹先生,皇上有請,快準備準備,進宮面聖吧。」

【因為家世還算不錯,杜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條件,加上他聰慧好學,於是從小便識文擅詩。】

【雖然小時候的作品沒怎麼留下,但是他曾經在《壯遊》一詩中回憶自己的童年,「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七歲的時候就才思雄壯,別人玩泥巴時,我已經開始贊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九歲就有了一定的書法造詣,作品都寫了一大袋了。】

【這裡的鳳凰到底是真的鳳凰,還是關於鳳凰的那些吉祥、太平、有德、至上等一系列的象徵意義我們已經不得而知。】

【但是家人們,你想想我們七歲的時候要是看到鳳凰會說什麼呢?】

眾人都下意識地思考女子提出的問題的答案。

看到祥瑞之物,當會手舞足蹈特別開心才是。

然而,女子卻是停頓片刻喝了一口水。

她將手中琉璃盞放下,才兩眼放光地望著他們。

【哇哦,好好看呀】

【媽媽,我想要!】

我會加油的!

第47章

杜甫

讚嘆其美。莫說是孩子,即便是他們看到鳳凰,當也會如此感嘆。

但媽媽?

眾人又是一陣懵,為何如此稱呼?

還沒明白女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