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第1/2页)

【自此女子的行為和思想慢慢被束縛,縱觀歷史幾千年,能說出來的女子的響亮的名字就那麼幾個,即便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登上帝位的女子武則天,我們甚至不知道她的本名。】

【武則天最初進宮時,得太宗賜名武媚。】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一怔,何意?

女子口誤了?自己給她賜名?

她不是那個什麼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嗎?起先女子說過,李隆基是他們二人的孫子。

難道這李治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給兒媳婦賜名?

怎麼想怎麼有點怪呢?

然後下一刻,女子的話就差點讓他吐血。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蹙眉,不知道自己的本名。

連自己武曌的名字也不知道嗎?難道是這李隆基太恨她將歷史都篡改了?

還有,太宗何時給她稱號了?

沒一句能聽的。

【但是呢,這個武媚的稱號還是有爭議的,主要還是因為她是太宗的才人,在太宗後宮從未得到晉升,這樣的地位被賜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震驚,這怎麼可能呢?

怎麼……怎麼可能!

難道是之前女子說錯了?

李世民看了這麼久的巨幕,連聽到女子做了大唐的皇帝都沒覺得如此荒謬。

可事實似乎就是這麼荒謬。

【武則天在感業寺時有一個法號叫明空,這沒什麼爭議。後來武則天再次入宮,當政後就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武曌,意為「日月懸空,普照大地。」】

李世民眉心一突,不僅荒謬,甚至似乎是他想的最壞的那個情況。

這個李治是他的哪個不孝子。

竟敢……他竟然敢……

他怎敢如此?

「太子殿下,您沒事吧?太子殿下……」

【武則天死後,她被唐中宗李顯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武則天稱呼的來歷。】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聽到這裡武則天終於滿意了點。

則天,以天為則。

這李顯還算是有點良心,但是這怎麼又是李顯?

不是說李隆基是受李旦的禪讓嗎?這其中怎麼還有李顯的事?

武則天越來越迷糊了,只能讓人把這些話記下來,等下來再慢慢研究。

【另外我們還叫她武昭儀、武后、皇后、太后、皇太后等等。】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徹底死心了。

自己從來沒給她晉升,那她就不可能做什麼昭儀、皇后。

那既不是自己的昭儀、皇后,那是誰的?

這後世真是沒一個省心的!

【她的這些名字里,除了明空這個法號和武曌這個她自己取的名字,其他的稱呼全部來自於男子。】

【而其他許多女子我們只知其姓不知其名,甚至在古代很多時候會給女子冠夫姓,比如武則天嫁給了李世民,她就被稱為李武氏,這都是古代男尊女卑的體現。】

別說了!

李世民快要瘋掉了。

他不想再聽到有關李治、武則天的事情了。

不是……

還是讓他知道好了。

他要親手處決了這個不孝子,以儆效尤。

【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成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奇怪而又沒有道理的話。】

【而在古代雖說也有些著名的才女,比如蔡琰、謝道韞、李清照……但是細數下來就那麼些,比男子少太多,但偏偏這些男子寫了許多的女子口吻的詩文。】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秀美緊蹙。

「女子無才便是德,誰定的規矩?」

「女子怎麼就不能有名字?」

【這《新婚別》就是其中之一,它既然是男子寫的,那自然裡面就會傳達出男子的一些思想,即便是愛國愛民的杜甫的作品。1】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將女子所說的話前後聯繫起來想了想,看向了身旁的楊氏,卻發現對方也正看著自己。

他對女子,難道不好?

聽幕中女子的意思該是要說這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