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第1/2页)

「快,快記下,這物理、投影面,何意?」

不用催,那些本在記錄的人手上不停動作著,基本沒有記漏的。

而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露珠不是圓的。

看著明明就是圓的啊。

正想著,女子拿了一個杯子放到了桌上,那杯子跟紙做的似的,看起來很輕,上面還寫了字。

【大家看看這個紙杯,三月變身三月老師,給你們上一堂物理課。】

什麼?

紙杯?真是紙糊的?

為何要用紙做杯子?

不會被水浸濕而壞掉嗎?

然而,下一刻他們都震驚了。

只見女子取了一個琉璃水壺就往那紙杯中開始倒水,可是他們想像中的紙杯坍塌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反而完好無損。

但是女子動作越來越慢,水在倒滿時她還往裡面倒。

【大家看,現在水已經滿了,看這個機位,是不是能發現水面並不是平的,也就是說水冒出來了,但是卻沒有灑出杯子,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液體有表面張力,看這個水滴更明顯。】

女子在桌上灑了一滴水,而後眾人就看到一滴大大的水珠出現在巨幕之上,還真不是圓的。

這樣一看大家就都知道了,只是平日裡沒注意而已。

【許多水分子排列在一起,分子間相互作用就形成了表面張力,若是沒有地球引力,它本該是一個接近完美的球體,但是因為地心引力而產生的重力大於表面張力的時候它就會往下塌,就變成了扁的球體。】

女子說完得意一笑。

眾人卻還在因為她說的話而困惑。

【真是翻身農奴把歌唱啊,我三月也有講物理的一天。】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李白的這句話其實脫胎於南朝民歌代表作《西洲曲》中的「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一句,只是還添加了一些對自然現象的思考。】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佳人藏在彩雲之中,想贈其荷花,可隔得太遠了,「相思無因見,惆悵涼風前。」想念對方卻相見無期,只能獨自在涼風中惆悵。】

唉。

又是這樣的思婦之詩。

許多人都看不大出來這首詩中如何講了李白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惆悵,也太委婉了吧。

【女子一向心思細膩,配上這些詩句,更能體現作者的惆悵之情。】

【但我相信大家應當也發現了,不管是杜甫還是李白,他們的女子視角的詩,如同大部分同類詩歌一樣,思君、怨君,基本不超出此範疇,等到我們之後講李清照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真正女子視角的詩歌是什麼樣的主題思想。】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上次輸了許多,沒想到女子講了杜甫轉頭就說李白,這完全不符合常理。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似乎也沒多大意思。

但這並不影響她思考女子下一個會講白居易還是劉禹錫,誰知就說到她了。

不會是講她吧?

李清照趕緊在腦子裡過了一圈,自己詩歌的主題思想?

那肯定是與他們的詩歌不同的吧。

【還有一點就是這首《折荷有贈》和李白《擬古其十一》除了第二句的「愛此荷花鮮」不一樣,其他都是一樣的,而本詩中的「紅蕖()」其實也就是荷花的意思,所以看到這首詩的兩種說法都是對的,應該是在抄錄時產生的變化,不用太在意。】

【轉眼到了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李白隱居於白兆山,他這時候內心處於糾結之中,寫下《山中問答》表達自己的矛盾心情。】

東晉。

陶淵明大概知道李白在糾結什麼。

大抵是跟他一樣。

他看得出來,李白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

雖然女子沒有說,但是李白成婚的這段時間裡,他一定也在尋求出路,只是不斷碰壁,再加上現在的生活不錯,就產生了入仕不如隱居的想法,可是又不想如此輕易放棄。

李白同他,本質上是一樣的。

【這首詩名為《山中問答》,還有一個版本叫《山中答俗人》,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被問的那個人是李白,那他第一句「問余何意棲碧山」就不顯得突兀了。】

【問「我」為什麼要隱居在這白兆山上,「我」心中泰然,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