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第1/2页)

【說起來古代歷史上被刺殺過的皇帝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沒能成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他多疑暴戾,喜怒無常,讓宮裡的人都怨聲載道,許多人合謀起來趁著他熟睡要勒死他,最後因為有人告密,他才躲過一劫,這就是「壬寅宮變」,他後來二十多年不理朝政其中也有這個原因。】

公元1529年,嘉靖八年。

什……什麼?

朱厚熜怒氣倏地湧上心頭,趁他熟睡勒死他?

是誰?

誰膽大包天竟敢這樣做!

他就說,先時女子說他不理朝政的時候他就在想這事情。

雖然他確實不想去上朝,但怎會如此任性,絕對有什麼理由,果不其然!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傳言,比如說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據說是被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刺殺而亡,而宋朝的皇帝趙匡胤也是死得不明不白,相傳很有可能是宋太宗趙炅也就是趙匡義,為了奪位而刺殺。】

公元615年,大業十一年。

楊廣身體上的病終於好些了。

但是他覺得他的心病重了,因為他花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弄清楚到底發生何事了。

他大隋馬上就要滅亡了,會被唐給滅了。

現如今就算沒有巨幕,這事情也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朝中人跑的跑逃的逃,有些從前跟著父皇的那些人也不支持自己了。

隋真的要亡了。

如何就要亡了呢?

他心中一直在思考這事情,以至於幕中女子提到他的名字,他還嚇得一個哆嗦。

「胡說八道!」

宋代。

各個皇帝的面色都不太好。

但沒人能說什麼。

隨便說個什麼可能都會被冠上個不孝的帽子。

這樣的事情,他們都不知道,這後世之人怎可隨便拿出來說?

此女當真……

所幸她是在天上出現,沒人能拿她怎麼樣,否則千刀萬剮怕都是輕的。

【不過這兩個人的死還不算離奇的,最離奇的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死,死得不明不白不說,最後連頭顱都不知道去哪兒了。】

頭顱都不知道哪兒去了?

眾人都是一怔。

這……也太慘了吧?

古往今來還有這麼慘的皇帝?

身邊的侍衛都是吃乾飯的嗎?

這皇威何在啊?

許多帝王突然感覺知道自己遲早要死的這個事情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畢竟還沒聽說過誰能長生不死的。

但至少他們死得完整啊。

比這雍正好多了。

清,雍正年間。

還在想著通商之事的雍正石化了。

他,沒頭?

誰敢如此大逆不道!

【這些事情各野史眾說紛紜,民間傳說也是一個賽一個的神奇,大家感興趣可以下來自己去了解一下。】

【咱們言歸正傳,李白寫道:「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張良刺殺秦始皇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名聲卻是震動了天下。不過既然刺殺未遂,那秦始皇也不是吃素的是吧,自然是氣得不行下令追殺張良,張良只好逃走,後來就曾隱姓埋名逃到下邳這個地方。雖然是逃命,但李白認為他為國報仇,是個英雄,怎麼能說他沒有智勇呢?「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怎會沒了頭呢?

一個帝王被砍了頭,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嘁!」

又聽張良事,嬴政嘁了一聲後沒了下文。

豈曰非智勇?

這些人竟拿刺殺他來當作一種英雄行為,簡直是豈有此理!

等他安撫了百姓非得給這些人好看不可!

雖然幕中女子說漢會代秦,但嬴政覺得既然自己知道了這事情,那必定不會讓他們得逞。

【張良在下邳這個地方還發生過一件事情,史稱圯上受書,出自《史記》,說是張良在圯橋遇到一個老翁,老翁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讓張良去撿,張良莫名其妙,但還是去給他撿了,撿起來以後老頭還不知足,還要讓張良給他穿上,張良心裡可能p,表面也沒法笑嘻嘻,心道虎落平陽被犬欺,但是卻還是幫老頭把鞋穿上了。】

p是何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