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第1/2页)

此等風雅之事為何要嚴打?

這後世跟他們此時的風俗習慣相差太大了。

【說羨慕吧,李白又有些嫌棄,自然是入仕做官這些正經事情更重要了;說怨憤吧,但是呢,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怨誰去?只能怨自己。】

【但是呢,李白又根本就不是個自怨自艾的人,所以他就回安陸去了,誰知第二年妻子許氏卻離開了人世。】

第80章

李白

【夫人離世後,李白就帶著子女離開安陸去了東魯,而後在東魯各地繼續漫遊,直到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的人生終於迎來了轉機。】

【天寶元年,元丹丘幫李白把多年前寫的《玉真仙人詞》呈送到了玉真公主的手中。】

【「玉真之仙人……王母應相逢。」】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揚眉,他這詩確實寫得好,任誰看了能不高興?

若他給自己也總是寫這樣的詩,說不定他不僅還在做官,甚至已經高升。

如此想著,李隆基心中還冒出一些羞愧。

他作為一國之君,怎會不知忠言逆耳的道理?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玉真公主真的是仙人,常常去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大清早就起來修煉法術,動作迅速、行動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什麼時候去少室山,一定可以與王母相逢。】

【這一頓馬屁拍的,那叫一個行雲流水,重點就是 這首詩中李白終於沒有自誇了,不僅沒有夸自己而且將玉真公主誇了個天花亂墜。另外這次誇獎的對象是玉真公主,她的權利地位足以脫離一些規則性的東西將李白推薦給唐玄宗。】

【因此李白的身世瞬間變得微不足道。】

雖說幕中女子的有些猜測並不是事實,但是這話卻沒什麼問題。

這就是當今的世道,只要有權有勢的人一句話,一切的規則就能如同虛設。

他自己享受了這樣的待遇,卻也對此嗤之以鼻。

這就是人性。

【唐玄宗看了李白的作品後很是滿意, 於是下詔讓他進京。李白喜出望外,立刻回到南陵家中告別家中孩子,寫下《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 豪放跌宕,表現了李白求用心切的心情,讓我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消沉前的李白。】

【雖然這首詩一開頭也是由場景描寫烘托,但是所描寫的內容是白酒新熟,是黃雞啄黍,是豐收,「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歡快的氣氛倏地就調動起來了。】

東晉。

真是奇怪,為何豐收就能表現歡樂的氣氛呢?

想想那個場景,有糧食有酒,確實,還有什麼事情是比這歡樂的呢?

他們已經許久沒有感受過豐收的喜悅,每日都是提心弔膽地過著日子。

而且於他們而言,下一次豐收也不知何時能到來。

應該快了,他種田不行,但鄉親們可以啊。

不用上繳給其他人,也不怕被搶,怎麼也比以前好了。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眾所周知,李白愛酒,並稱呼自己為酒中仙,此處寫「烹雞白酒」和「兒女嬉笑」,又寫高歌起舞,可想而知李白的興奮,甚至全家都跟著歡樂,「高歌取醉欲自丨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這種眾享天倫的感覺確實不錯。

杜甫甚至能想見,自己若是得了聖人的接見和楊氏能有多快樂。

他和李白確實是同一類人啊。

他們除了些的詩不同,許多地方都是相似的。

「我……日後等我們有孩子了,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的。」

杜甫握住身旁楊氏的手,楊氏恍惚片刻,臉又紅了。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巴不得現在就快馬加鞭啟程去見皇帝。】

李隆基巴不得現在就把李白、杜甫、高適等人全部找來。

其實除了李白,其他人他都還沒想好具體該怎麼安排。

雖說他們的詩文寫得好,得後世稱頌,但總不能他們想為相,自己就直接就封他們為相。

機會給他們,能坐到什麼位置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這兩句是個典故,當初朱買臣的妻子嫌他貧窮拋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