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反正人生在世不能事事如意,不如明日披頭散髮乘舟漫遊去罷。】

果不其然,李白又要離開了宣城了嗎?

雖遲但到。

e

第88章

李白

【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也是安史之亂前夕,李白東遊,去金陵、揚州等地逛了一圈,到了秋冬時期卻又回了安徽,在游秋浦時,寫下了《秋浦歌十七首》,不僅將秋浦的風土人情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詩中依舊體現了他悲涼的人生。】

【這組詩,主打的就是一個愁字,這時候的李白心情並不怎麼好。】

「這還用說嗎?肯定還是想當官呀。」眾人都開始猜測李白心情不好的原因。

對此大家還是沒什麼爭議的。

「沒錯,我看呀,這李白是一輩子都心情好不起來了。唉!」許多人都跟著嘆息。

好好的一個人才,怎麼就落得如此悽慘了呢?

即便是看過杜甫的一生,他們也不明白。

杜甫和李白,兩個如此優秀的人尚且不能成功,那他們這些人該如何啊?

還是說像他們兩個這樣的人只是個例呢?

【在講杜甫時,我們說過,公元754年,這一年關中下了很大的雨,百姓們的日子是過得很不好的,雖然李白不在長安,但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消息,而且關中大雨,其他地方也不見得有多好。正所謂一葉知秋,從長安的百姓們都沒有糧食可吃這些細節就能看得出來朝廷中的腐敗問題相當嚴重,再加上李白去了幽州,看到了安祿山蠢蠢欲動的反叛行徑。各個方面迭加起來,足以讓他這個豪邁的人也無法在像先時那般的瀟灑。】

幕中女子不說,他們都險些忘了,那年下了很大的雨。

沒有經歷過的事總是很難放在心上的。

長安,那可是長安啊。

所有的人擠破了頭都想去長安,不就是因為長安富庶,遍地金銀嗎?

連長安城的百姓都沒有糧食可吃。那他們這些人該如何自處?

這個問題早在先時說杜甫時他們就已經想到了,如今再提他們依舊沒能找出答案。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還有十年的時間,他不用著急。

李隆基堅信,給他十年,他定能讓長安百姓的生活更上一層樓。

至於水患,不是什麼大問題。

無非就是糧食貴,那他們可以充盈國庫,還能早兩年多種些糧食,屆時再發放給百姓便可。

左右只要有準備,這些問題都能解決。

【所以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下李白的這一組詩,一詞一句,似乎都在寫愁。】

【其一我們還是要講一下的,他在這組詩中相當於起到了一個領起作用。「秋浦長似秋。」秋在很多時候都代表了愁,而水又有了流逝的含義,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像是平添了一份愁。即便沒有了後面的「蕭條使人愁」一句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這其中的愁緒了。】

【而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秋浦總是跟秋天一般,蕭條得使人發愁。這裡的像秋天,我們並不能確定他就是字面意思。有可能是因為秋浦的名字,所以覺得它像秋天,有可能是因為李白在這個地方待了一整個秋天,所以他看到的秋浦那就是秋天的秋浦。但是,顯然前面這一句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有了後面更重要的使人愁。】

以往從未讀過書的那些農人們也開始猜測李白詩中的含義。

「這又是直抒胸臆吧。」雖然這作品跟李白以前那些豪放的作品不同,但卻依舊很有李白的風格,就連他們這些人也看得出來。

而且根據女子的意思,很多時候讀書,書中的意思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詩中所傳達出來的那種感情,至少讀李白的作品是這樣的。

所以其實跟秋浦也沒有太大的關係,李白此時若是去到其他地方或許也是愁的。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然而他的這愁緒根本無法度量,只得發著愁走向了那大樓之上。】

【上了那大樓,李白下意識的望向了長安,結果卻只見滔滔江水滾滾東流。「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他問那江水還記得自己嗎?「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不管還記不記得,麻煩將他的淚水帶到揚州去吧。「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李白又開始同江水對話了。

剛開始學寫詩的那些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