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紅樓夢》一經發出,書鋪都被搶瘋了,根本來不及刊印。

不過大家口耳相傳,至少在京城,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紅樓夢》前四回的內容。

「什麼?林妹妹死了?」

眾人都驚呆了!

他們才開始看就發現了結局,這……

林妹妹那般憐人,如何能死呢?

還有這賈寶玉!

怎麼能忘了絳珠仙草娶了別人呢?

後面到底發生了何事啊!

【第二處也跟寶黛釵三人有關,我們都知道黛玉在賈府寄人籬下,身邊沒個真正完全為自己撐腰的人,所以她自己經常會像刺蝟一樣豎起尖刺保護自己,於是許多人就更喜歡性情溫柔大方的寶釵,黛玉清楚自然是不高興的,即便這時候他們年紀還小,但正是懵懵懂懂的年紀,所以有些情緒根本藏不住,寶玉把黛玉對寶釵的那種不喜看在了眼裡。】

【然而在四十二回寶釵和黛玉談心後,兩人就相當於和好了。寶玉察覺兩人關係改善,十分驚訝啊,他心說,「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但是曹公並沒有這樣說,曹公怎麼寫的呢?「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明明是梁鴻接孟光的案,此處反寫表示事情的反常,這典故用得好,作品能增色不少呢。】

眾人猝不及防地被幕中女子透露了後面的內容,心裡更痒痒地想看了。

可是書鋪說每七日才發一回呢。

眾人都很不願,只能跑到書鋪去堵著,想讓書鋪老闆能早點把後面的內容給放出來,甚至願意多加銀兩。

書鋪老闆心中樂開了花卻是無能為力。

這書又不是他寫的,一開始就說好的,他能有什麼法子?

女子這般評價,倒是讓乾隆朝以前的那些人都對這《紅樓夢》產生了點興趣。

可一想這內容左不過是些才子佳人的風花雪月,便又將興趣歇了。

【扯得有點遠了,說回李白這首詩,他說:「浪跡未出世,空名動京師。」自己四處漫遊並未有任何成就,只有一身虛名,「適遭雲羅解,翻謫夜郎悲。」這裡說的是他在永王兵敗後入獄被宋若思、崔渙營救,宋若思很看好他,還把他推薦給朝廷,但是也不知道肅宗是怎麼想的終究還是給李白定了罪,在這裡我大膽猜測,可能是以前那些跟李白就不對付的人的推動吧,此猜測沒有任何依據。】

【不過呢,作為領導,最忌諱的事情就是朝令夕改, 很難留住人才的。】

這話是所有人都贊同的。

朝令夕改太讓人難做了。

就連那些皇帝也贊同,可有時候做決定哪能完全由他們?

他們看起來手握權柄、高高在上,實則每個決定都被人盯得死死的,但凡出了點岔子就一堆摺子呈上來,那不得改嗎?

【李白感謝宗氏對自己的不離不棄,說他們兩人就像是干將莫邪劍,「拙妻莫邪劍,及此二龍隨。」而你宗璟也不遠萬里乘風破浪來送「我」,真是讓「我」慚愧。「慚君湍波苦,千里遠從之。」】

【接下來的幾句他就開始幻想之後的日子,提前表達了自己對兩人的思念,「白帝曉猿斷,黃牛過客遲。遙瞻明月峽,西去益相思。」咱們說得簡單點,這幾句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之後要路過白帝城、黃牛山、明月峽這些地方,向西而行的這一路上都會想你們的。】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有些慚愧。

宗氏修道,他與宗氏是有很多話可說的。

可是宗氏雖說家室敗落,但到底是名門之後,嫁與自己後對自己不離不棄,自己對她倒是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職責,反讓疼跟著自己吃苦,著實不該。

【詩歌就在這兒結束了,這首詩的層次是很豐富的,從表面上來看,它就是一首離別詩表達自己對不離不棄的親人的不舍。往深了點看,寫出了他自己的無辜,永王謀反不論真假本質上與他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不過是遭了無妄之災罷了。再往深了想,其實整首詩在很多地方表達了對統治者的不滿,他們刻薄寡恩、他們朝令夕改、他們讓他「空名動京師」,滿滿的都是激憤與無可奈何。】

李隆基無奈。

一首詩能說這麼多的話嗎?

這李白的能力真是不能小覷的,從前是自己低估他了,沒能給他施展的空間只顧自己快活了。

日後必不會了。

如此才能,糟蹋了也真真是可惜了。

【然而事情不到最後一步,咱們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