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第1/2页)

不過是「術業有專攻」罷了,自己作詩又不是為他們而作。

那些真正欣賞自己詩作的人,才是自己要把詩作給他們看的人,比如杜二甫。

【這首詞中的少年不知道是什麼人,我個人猜測這個人有可能就是趙明誠,當然了,並不是說這首詞中的場景就是真實地發生過的。咱們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真實,甚至人們也可以創造出讓他人難辨真假的藝術,像李清照的這首詞,看似真實,卻又不一定是真實的,它叫做藝術真實。】

【現實真實是真實存在的現實,而藝術真實帶給我們的感受是真實的卻又不一定是真實存在的現實。而李清照的許多作品就很好地展現了藝術真實,我之所以說這個場景不是真實發生過的,這還要從古代的禮儀說起,當然了這僅僅只是我自己的推理,大家看看就行,一般來說不會存在女子在院中脫了鞋盪鞦韆卻被男子闖入的場景,但是 在盲婚啞嫁的古代,婚前相看相看是正常的,所以兩人或許在婚前見過面,卻不一定是這樣的場景。】

眾人被幕中女子的現實真實藝術真實給弄暈了頭,好半晌才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

代入到一般的作品中他們一時間也分辨不清,然而當想起幕中女子提到過的幾位文人時就大概明白了。

就好比曹植的《洛神賦》,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洛水女神是不存在是假的,可再讀起那文章,卻還是覺得洛神是真的。

這就是所謂的藝術真實吧。

若這首詞有女子所謂的藝術真實,那眾人還比較能接受。

其實早在他們看了幕中女子放出來的那個小視頻後就已經接受得差不多了。

年輕時候,總比他們這些畏首畏尾的人要多些衝動。

雖然不合禮數,但若只是想想,悄悄的也就罷了。

許多人都這樣想卻都不敢說出來,畢竟這做人最高的境界便是慎獨。

哪怕是沒有任何人看到,也該克己復禮才是。

如若不然,演變成了剛才女子展現出來的那些當街行那等子事的情況,那這世間不就亂了套了嗎?

【我們也不知道李清照和趙明誠有沒有在婚前私下見過面,即便見過也不知道是怎樣的場景,不管是怎樣的場景,我們可以當兩人就是一眼萬年。】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也有點跟不上幕中女子的思想了,她肯定是無法接受和誰在大庭廣眾之下做親密之事的,就算那人是她的官人也不行。

光陰逝去,一晃已經過了六年。

這六年裡,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關係一直不錯,除了兩家父親之間的那事情,還是第一次像這次這般不愉快。

這麼想著,李清照又覺得屬實沒有必要。

趙明誠是她要度過一生的人,她何必與對方置氣。

即便對方要納妾,自己不還是得和他過一生嗎?

想到他先於自己離世,李清照的拳頭在自己衣擺上握了一下,這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嗎?

可念及此,她又忍不住有點怨氣,怎麼自己為他著想,他就不為自己想想呢?

許久,嘆息一聲後,李清照開口。

「官人……」

「夫人……」

兩人竟是同時出聲,想來都是想起了曾經的那段歲月。

【在公元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開始了一段總體幸福卻又有頗多坎坷的婚後生活。】

二人皆是一頓,對視一眼後看向巨幕。

頗多坎坷?

兩人成婚後,從汴京來到此處,如今在這青州,似乎確實挺幸福的。

至於幕中女子所說的坎坷,倒是不多。

難道還要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嗎?

難道是因為北宋滅亡之事?

兩人又都惆悵起來。

李清照心中自是牽掛著養育自己的這大宋疆土,而趙明誠不僅憂心於此,他想起預告中自己死後,李清照改嫁,仍舊心中像堵了塊石頭似的難受。

李懟懟:現在的我你愛搭不理,以後的我你高攀不起!

寫到一些文學理論的時候經常自己跟自己辯論,我覺得我精分了,哈哈哈

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第102章

李清照(捉蟲)

【李清照和趙明誠二人婚後的那段日子過得應該是不錯的,從李清照的詞作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段時間她寫了許多帶花的作品,《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