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近來趙明誠去尋了許多的金石刻詞。

李清照在婚後也慢慢耳濡目染對這些東西產生了興趣。

他們在這青州沒太多的趣事,研究這前朝的金石刻辭算是一件。

想想這樣的生活,李清照什麼氣也沒了,等這次巨幕過後好好與他說說,若是他因為自己的原因納妾,那自己改改,若是他的錯……

李清照默了半晌,還是打算要跟他說清楚,畢竟是要過一生的人,這些事可不能強行忍著。

第107章

李清照

【李清照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幸運的,她嫁給趙明誠不僅是門當戶對,而且還是志趣相投,趙明誠創作《金石錄》,李清照就在一旁協助,而李清照愛詩詞,趙明誠也是喜歡的,那段時間,兩人可謂是琴瑟和鳴。】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琴瑟和鳴便琴瑟和鳴,為何要添一句那段時間呢?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幸運的,難道還有不幸的時候?

想要門當戶對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並不難,門不當戶不對才會受人詬病。

但是兩人志趣相投,那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

【然而,這個金石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些古代青銅器和石刻碑碣,算是古董了,找這些東西肯定要花不少的錢,但是李清照二人的生活並不富裕,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寫道,「趙、李族寒,素貧儉。」雖然他們兩人的父親都曾任高官,但他們在財物方面並不寬鬆,這從側面說明李格非和趙挺之或許還算比較清廉的好官吧,但事實上歷來對李格非的評論倒是沒什麼爭議,只是有人說趙挺之是小人,有人說趙挺之是正直的官員,這是有爭議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當時的黨派之爭,才會出現不同的評價。】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與趙挺之的關係一向不睦,他想起了自己對趙挺之的評價。

「挺之聚斂小人,學行無取,豈堪此選。」

如今再想起以前的那些矛盾,蘇軾也只能是扯著唇角笑笑。

爭來爭去一生就這麼過去了,他們這是何必呢?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說到這些,趙明誠面色自然不愉,試想誰會想聽到旁人如此編排自己的父親?

但他也知道,對於父親不好的評價很多都是來自另一派的人,他也很痛恨這黨派之爭,若是沒有這些,父親與岳父的關係不至於對立,他與李清照的日子也不知能比這好多少。

【李清照兩人生活節儉這點倒是沒什麼爭議的,可能他們應付日常生活沒啥問題,但是要買些金石刻辭那就有點拮据了,不過這時候的兩人不在乎這些,窮並快樂著。】

經過剛才那一番評價,兩人都沒心思再說什麼。

不過幕中女子所評價的兩人的生活倒是真的。

但這都是他們自願的,有時候生活富足不如心中滿足。

他醉心於此,李清照也是喜歡的,說起來,能娶李清照為妻,也算是他的幸運。

【除了幫趙明誠創作《金石錄》,李清照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主業,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她的這一篇「懟天懟地」的《詞論》,《詞論》篇幅雖然不長,但其內涵卻十分豐富。】

主業?

這詞對李清照來說還有些新奇,讓她一下沒注意到「懟天懟地」。

這樣說還真是有些抬舉她了,從唐至今,多少詞人,她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罷了。

但若對於她來說,稱之「主業」也不為過。

雖知懟字含義恐怕不怎麼好,但李清照思考片刻後仍舊覺得幕中女子並不是在說自己的不是。

【首先她用一小段講解詞的淵源,那些曲子流行於唐代,是因為一個唱歌很好聽的人,叫李八寶,這個人並不怎麼出名,只在《國史補》中有記載,她還說在唐朝就有了《菩薩蠻》、《浣溪沙》這些詞曲,曲子多到不勝枚舉。】

【後來到了五代時期,四處陷入紛亂之中,所以這種曲子就很少有人唱了,像南唐李璟和馮延巳偶爾有些作品,比如李璟的《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有「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這樣的名句,而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中也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樣的句子。」】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五代,這已經是幕中女子第二次提到五代時期了,上一次提到還是因為說晚唐五代浮艷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