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他覺得或許即便後世之人來到這個世界也完全沒辦法改變現狀。

【這首詞典型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詞人沉痛、悲憤,帶著滿腔的愁緒將一棵滾燙的愛國之心捧到了看這首詞的人的面前,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是他身處於那個社會的伴隨他一生的交響曲,他始終無法將自己的愛國之情投注到戰場之上,所以我們才在文學史上看到辛棄疾的這麼多優秀的作品。】

辛棄疾寧肯自己不要有那樣多的優秀作品。

若能收復山河,其餘舍了又如何?

不過,什麼是交響曲?

第121章

辛棄疾

【在同一時期,辛棄疾還寫了一首《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這首詞寫得極為深沉悲涼,會讓人感覺不出來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所寫。】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弔古,就是憑弔古蹟,不說古代人,我們現在也有許多人是喜歡去遊覽歷史名跡的,以史為鑑,能教會我們更好地做人做事。】

唐,元和年間。

李賀是很喜歡漫遊的,以往更年少時,他常騎著一個驢子外出覓詩,那也算是他的悠閒時光。

只是因為著自己的身子不大好,因而總走不遠。

這段時間,他的病有好轉的跡象,他準備擇日便辭官啟程,多去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哪怕是多多遊覽一些名勝古蹟也是不錯的。

【危樓,其實就是高樓,李白有雲,「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來到這賞心亭憑弔古蹟,登上高樓,本以為能得到一些收穫,但是沒曾想到卻只有閒愁千斛。這個「贏」用得就有點意思,應該算是一種自嘲,人在什麼時候會自嘲,就是在失落失望的時候。】

【比如我們先時講過的蘇軾的「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可能有些人看到他的這句子就會說不就是被貶了好幾次嗎?說得跟領導下鄉搞了多大建設似的。】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汗顏,若不是聽了前面的話,這話倒像是在貶他似的。

不過,他活了大半生了,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大功績。

每到一處,該做的做,其餘時間只管讓自己快活些,若不是這幕中女子的講解,他都不知自己的詩文能在後世那般受歡迎,也沒曾想到自己能那般受歡迎。

【但事實上,蘇軾搞建設了嗎?搞了,蘇堤、東坡肉、東坡井、東坡文集……然而這些成就對於當時的蘇軾來說可能算不得什麼,而且只是順手就做了,但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就是一種自嘲,所有的時間都耗費在這些地方了,不是有許多功績,而是幾乎沒什麼功績。】

「父親……」蘇過喚了一聲,心中不覺埋怨幕中女子,這好好的怎麼突然說這些,就不能讓自己的父親在這時候心裡舒坦些嗎?

「父親別想太多。」

蘇軾沒說話,只是看了蘇過一眼。

看到他的眼神,蘇過瞭然,自己是關心則亂了。

自己父親,何須自己勸慰?

不過這幕中女子也真是的,怎麼就沒有功績了,她說的那些,怎麼就不能算功績?

【有沒有功績,功績如何,每個人的定義不同,至少我認為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蘇軾那樣,不然蘇軾也不會在千年後的今天還被大家銘記。】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點頭,不易妄自菲薄。

至少他們還留下了這些作品,至少他曾經也勇敢地與金人戰鬥過。

如此勸慰自己也不影響他因報國無門而傷感,但他一直在心中告訴自己等這次巨幕講解之後,他就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了。

早在此前,幕中女子講解其他人的時候,他就在想,假如自己是他們,自己該如何改變,如何脫離困境,如今真說到他身上了,他也相信自己一定沒有問題。

【《金陵圖經》記載,當年諸葛亮曾論金陵地形,說這裡「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所以這裡辛棄疾說:「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當年那虎踞龍蟠的帝王之都在哪兒呢,如今入眼只是滿目的興亡遺蹟,其實主要還是亡,畢竟當時說這話的人都已經走了好幾百年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諸葛亮忙得仿佛年邁了好幾歲。

金陵的地形確實是帝王之都。

然而地形重要,還是這做帝王的人最為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