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第1/2页)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什麼?

玉真觀內。

李冶還幻想著這個與自己同姓的帝王能打破薄情一詞就看到了這樣的一出。

不過女子說得如此惋惜,難道是因為被逼無奈嗎?

【公元966年,干德四年的時候,李煜派人去南漢相約一起臣服宋朝,誰知道派去南漢的人卻被扣住了,趙匡胤決定攻打南漢,南唐這時還算安全。大概是覺得南唐的處境如履薄冰,於是李煜暫時將更多的精神放到了一些虛幻的事宜上,在公元967年,干德五年的時候開始大修寺廟廣增佛徒,期望佛祖可以給南唐一條生路。】

唐,元和年間。

把希望寄託於這些虛幻之事是最沒用的了。

至少韓愈是這樣想的。

若是可將希望寄託於佛道,那屈平不會自投汨羅江,曹植不會輾轉難眠,李白也不會沉醉美酒與山水,他們會理想成真。

【公元968年,開寶元年,李煜三十二歲,這一年南唐大旱,宋朝還賜了米麥十萬石,十一月,李煜娶了娥皇的妹妹,史稱小周后。】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那些年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為何幕中女子說得如此簡單。

想那年大旱,那於他們南唐來說才是雪上加霜。

若是沒有宋朝接濟,或許還有更多的百姓遭殃。

宋朝那些人不是黑心黑腸,在面對百姓方面,他們甚至比自己做得更好。

但是自己是南唐的帝王啊,若一開始就不是那他不會放不下,可是他是啊,他與大宋,始終是敵對的。

【李煜很寵愛小周后,甚至超過了之前對大周后的喜愛,也為小周后留下了許多首詞,比如《菩薩蠻·蓬萊院閉天台女》寫的就是兩人正午私會的場景,雖然寫的不是什么正經場景,但是卻也不會讓人覺得低俗。】

李煜聞言臉色變了變。

雖說他覺得這詞並沒什麼不妥,但似乎不大適合這時候拿出來提。

這不過是他隨意而作,不低俗,卻也不怎么正經。

而且,他那時作為一個帝王,與人私會那象話嗎?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像蓬萊仙境的院中有像仙子一樣的女子在堂中酣睡無人可語,「拋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翠雲指的是女子烏黑濃密的頭髮,這個要注意一下,枕頭被拋開,頭髮烏黑亮麗,衣服上還殘留著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偷偷進來時,珠簾一動驚動了女子的夢,兩人相視一笑,眼中無限深情。「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此詞與那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鞦韆》異曲同工啊!同是男女之情,同樣的心動。」

茶樓內人多,侃侃而談的人自然也就更多了。

「那怎麼能相同?」

「就是,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心動,一個是私情,是私情啊!」

總不能因為這私情的主人公是帝王就當私情不存在吧。

不過私會之言是幕中女子所說的,具體什麼情況無人能知,只一個潛字那說明不了什麼吧。

但若真私會了,那才是……

真不知該如何形容這李煜了。

【這首詞雖然寫得生動活潑,但其實內容並不怎麼吸引我,這首詞與《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是姐妹篇,《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寫的是男女晚上幽會的場景,這兩首詞的創作時間大約是在公元964年,而那個時候,李煜次子病逝,大周后病重,他居然還和別的女子私會。】

「呸!」

扶月沒忍住呸了一聲。

她就知道大部分的男的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更何況這幕中女子說過的縱情聲色的男子。

他如此一做,方才寫的那些情詩就都成了一個笑話。

【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們說不好這事情誰對誰錯,只能說一句「文人風流」吧。】

不知為何,女子說到此句輕輕地笑了一聲,有些輕蔑。

先時眾人總把風流掛在嘴上,誰都想像那建安、正始名士一般風流,可是現如今大家都盡力不提這二字,即便他們懂了以前之風流與後世之風流是不同的。

甚至他們感受到了幕中女子所嘲笑的意義,她嘲笑的不是別的,而是那些把風流當做遮羞布的人。

以往若說到這樣的事眾人總是一笑了之,就像是文人做這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