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第1/2页)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覺得他自己也沒想和誰比過。

如今被比了,是輸給杜甫,那也沒什麼所謂。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這次他與微之被召回京,那定是要被重用的。

他們的用武之地到了。

【不過詩好可破,可問題就在於白居易的詩,誰也不能說比杜甫的好是吧?但你要說他的詩比杜甫的差了多少,那也不能,咱們頂多說個都好。】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笑笑。

「此女倒是會說的。」

文無第一,誰能說誰的文就最好呢。

幕中女子說得對啊,不過是各自心中有各自的想法罷了。

而他們寫詩的,寫的也不過是自己的想法。

能藉此發揮點警醒之用已然很不錯了。

這白居易是個能人,比他和李十二白想得明白些。

【公元811年,元和六年,白居易的母親陳氏離世,他回家丁憂,這事情幾乎可以說是影響了白居易的後半生。】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眼神慢慢地黯淡下去。

母親的離世是他不願意提及的過往。

失去親人本就已經是令人悲傷的事,可卻還被人藉此做文章。

若母親泉下有知,定會怪罪於他。

「來,飲茶。」元稹什麼也沒說,為他添上茶。

兩人都是最愛茶的,只是已經許久沒一起飲茶了。

第152章

白居易(捉蟲)

【白居易回家後,一直住在渭村農耕,這時期他也寫了不少的詩作,其中我們曾經說過的《效陶潛體十六首》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雖然喜歡陶淵明,但是他並不是特別認同陶淵明的。

陶淵明的作品讓人舒適,卻少了些反映現實的東西。

不過平日心情不佳時,讀著消遣也是很不錯的。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回朝,當時宰相武元衡在上朝路上被刺身亡,白居易上書請求嚴查兇手,結果被說越職。】

說起這事情白居易也很傷感。

武元衡是他的好友,可對方被害,他卻幫不上一點的忙。

但這也並不是最令他心痛的,因為哪怕就算不是自己的好友,看到無辜的人被害他也是會出言相助的。

可是他不僅沒能有所作為,反而因此遭難,他真的不明白。

「微之。」他看著巨幕,手中玩弄茶杯,問道:「你說,這世道,如何就變成如今這副模樣了呢?」

元稹表情僵了僵,後又似是帶了點笑意,道:「這世間萬物,哪有一成不變的?」

「是啊,都要變的。」白居易嘆息。

可為何不往好了變呢?

他當真不懂。

【後來白居易又被誹謗,說他的母親因為看花墜井而死,而他的詩中又提到花和井,說他有傷民教。這就是真正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都說唐朝沒有文字獄,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文字獄吧。】

李純蹙蹙眉。

想要貶誰,很多時候確實只是一個由頭罷了。

以往他不怎麼在意,畢竟貶的在他看來大多無關緊要,更何況這白居易在他跟前實在有些討厭,總不讓他過安生日子。

誰知道隨意將他貶了,如今卻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他嘆息一聲,只能對外說受讒言所累了。

【隨即,白居易就因為這個理由被貶到了江州,自此白居易就開始了「窮則獨善其身」,寫作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諷刺詩也逐漸變少,但是他也並沒有停止自己創作的步伐。】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簡直沒眼看。

自從當了皇子,他就知道,也不是,他早就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了。

為君者一句話,為臣者或許就能丟了一條命。

迫不得已的時候,他們不是不可以那樣做,但也不要因此而不顧皇家威儀啊,如此拙劣的藉口,當真讓人好笑。

再說了,他這是迫不得已的時候嗎?

迫害眾臣倒是有兩下子。

不象話!

【他和元稹兩個分貶兩地的好朋友這時候自然還是惺惺相惜的,元稹給他寫詩傳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