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第1/2页)

幕中女子說著手中拿出一個琵琶,那琵琶不過巴掌大小,跟他們平日見過的泥塑差不多。

眾人不知道什麼是音響,只當跟先時的手辦差不多的東西。

但是奇怪的是那琵琶下方缺了一塊,應該是為了能在桌面上放穩。

果不其然,幕中女子直接將那小巧精緻的琵琶放在了桌上,隨即她開始介紹。

【開關在這後面,打開開關,旋轉旋鈕就可以了,這裡面我存了幾首。】

她動作著,隨即便傳出來樂聲。

眾人知道,是先時巨幕中出現過的《琵琶行》的歌聲,竟是從那小東西裡面傳出來,眾人驚訝極了。

「那是什麼樂器?」

「音響?她方才說了。」

「抽獎抽獎,我要抽獎……」

抽獎自然是眾人都不可能錯過的事情,主要是幕中女子給出來的東西總是十分新奇,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若是他們不抽,那巨幕就會被擋住,這讓他們不得不抽。

許多人還沒抽獎就聽到幕中女子說結束了,他們趕忙抽獎,只希望能快點看到預告。

【今天我們的視頻就講到這兒了,下一期視頻我沒有做單獨的預告,到時候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我們提到過很多次的王安石。】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王安石現在被壓制著,一生的勁兒沒處使。

他的很多觀點都很有想法,但是卻都是很難實施的,一提出來總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在他看來,要變就得大刀闊斧,瞻前顧後根本不可能成功。

然而幕中女子說過,他是失敗了的,反對他的人也是抓住了這一點不肯接受他的一些提議,讓資歷尚淺的未來宰相王安石很無奈。

原以為就算幕中女子說到他也該是許久之後了,沒想到竟來得這麼快。

王安石心中緊張起來。

如此一來,眾人應該都能了解到他的想法,而且也能知道失敗的原因和後果。

如果事實證明是真不行,不能為百姓造福,那王安石也不會非要堅持。

他出仕為官又不只是為了變法,若能有更好的辦法,那就再好不過了。

除了他,其他人也有些驚訝,但如今他們一處做事的也是認同王安石的能力的,也是希望這次能讓大宋繁榮起來,故而想法大多也與王安石差不多。

【縱觀王安石的一生,他若是不堅持變法,以他的才能或許能走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獲得無盡的名利,但如果那樣,王安石便也就不是王安石了。】

眾人無不贊同。

王安石這小子,實在是太犟了!

但事實上,有時候還真需要他這性子,要不然很多事都沒法開始。

【王安石這一生做過的最具有影響力的事情便是領導熙寧變法,他實施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但是這每一條都是在舊貴族的雷點上蹦迪,他的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富國強兵,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許多弊端,成為北宋後期黨派之爭爆發的導火索。】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也忍不住嘆息。

這些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沒人覺得王安石的那些法子不能富國強兵,但是他動了許多人的好處,那些人如何能善罷罷休?

他因著官家庇護,可以不管不顧,旁人拿他或許也沒法子。

可那些人就能聽之任之了嗎?

他們的氣還不是撒在了百姓的身上,而他們在這處丟失的還不是換一處又撈回來。

真正要做的話,就得徐徐圖之。

蘇軾腦子裡浮現幕中女子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覺得那話真乃是至理名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變,百姓依舊苦。

【許多人都反對王安石變法,我們熟知的砸缸的司馬光,才華橫溢的蘇軾、蘇轍兄弟,被譽為「女中堯舜」的高太后。】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砸缸?

司馬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但他很快沒去糾結此事,因為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

即便遠在家鄉,他也聽說王安石近來受皇帝重用,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等他服喪結束,回到朝堂那會是什麼樣的一副光景?

朝堂上還能容得下他嗎?

不過現在來說,顯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