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第1/2页)

【王維還是一個畫家,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畫中不僅有詩意還有禪意,他開啟了文人畫的傳統,也開創了山水畫南宗,因為畫畫得好,還曾因為這個技能救過他一命。】

「這麼多名頭呢!」

街頭茶樓,許多人對這王維更加敬佩了。

什麼文人畫的傳統,什麼山水畫南宗,一聽就很厲害。

這些生活在天寶年間的許多沒有受過苦的人最欣賞的就是王維這樣的有才華的人。

【王維也是一個音樂家,在音樂方面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據說,有一次他觀畫,從一幅奏樂圖看出圖中所奏的乃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迭第一拍,他詩中的音律美也是許多文人所沒有的。】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同樣精通樂理的李煜自然知道這多麼地難得。

王維確實是個能人。

李煜誇讚一番後,在心中默數自己的身份。

皇帝,不行,亡國之君,不值一提。

詩人,他的詩在這些人跟前依舊不值一提。

詞人,他定然算一個。

師者,如今算是了。

【除此之外王維還是一個園林設計師,因為唐代經濟的繁榮,除了宮苑園林之外,別業也隨之興起,輞川別業也就是王維在輞川的別墅,是由他一首建造的,這輞川別業依自然而建,是古代別墅園林中的代表作。而王維很多的詩作靈感都是源於他的這座別墅。】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聽著這有些陌生的稱呼,微微有些訝異。

其他的名頭他都能認下,這園林設計師……

後世竟還有這稱呼,也不枉他如此盡心盡力地打理這園子。

【王維跟李白所處同一年代,相對於李白來說,他的仕途可謂是順利了許多,他出身名門,年少及第,然而即便是贏在了起跑在線,一生名利雙收,最後也算身居高位,但是他的一生過得也並不順暢,別人都是起起落落,而他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而且他也像陶淵明一樣一直處在想隱想仕的矛盾之中。】

東晉。

陶淵明一驚。

這樣一個生活在盛世的人物,竟會跟他一樣。

何故?

【因為種種特殊的經歷,王維最終變成了半人半佛,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算是文學史上一個特別的傳奇人物。】

【我們一起來期待一下斜槓青年王維的一生吧,記得一鍵三連哦。】

時間一晃,幾日過去。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眾大臣已經好幾日都未曾睡過一個好覺了。

朝堂上依舊吵鬧得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理,每個人都對自己的道理堅信不疑。

紫宸殿。

趙禎起先還有些著急上火,幾日之後他已經能夠很平淡地看著下面吵鬧的一群人了。

偏偏這些人吵歸吵,非得他給出一個決定,他決定了又定會遭到反駁,看來還真是他太軟弱了。

「陛下,如今變法迫在眉睫,熙寧變法之舉措雖有些過,或可改而試之。」

「陛下,萬萬不可,宋室南渡皆由此起,就算要變,也斷不能運用此法。」

「陛下……」

趙禎雙手交握,寬袖至於膝前,眾人並不知他袖中的手是放鬆的還是青筋暴起,也沒有人去在意,他們今日只想讓官家做一個決定。

沉默半晌,才聽台上人道:「眾位愛卿是否是要朕的一句話?」

此問一出,把眾人給問愣住了,這是何意?

眾人面面相覷,沒人能懂趙禎的意思,許久才有那膽子大的回答道:「請陛下明示。」

「我明示了爾等就會聽?」趙禎緊跟著問,話中竟帶著咄咄逼人之感。

這話倒是問得眾人有些騎虎難下了。

若是肯定了官家這說法,那豈不是不能反對了,但若是不肯定,那誰敢說啊!

眾人沒說話,趙禎也沒急著與眾人對峙著。

許久,王安石站了出來。

眾人看著他,他依舊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跟幕中女子提他前沒有絲毫分別,否管他是真的還是裝的,這樣子倒是讓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

要知道,這世間,能在名利面前不為所動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只見他上前一步行了禮說:「若是陛下所言有助江山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