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 (第1/2页)

第180章

王維

【一般情況下,如果碰到朋友生活不順,許多人通常會勸對方振作起來,但是王維卻沒有勸孟浩然不用執著於仕途,而是讓對方放開胸懷享受隱居生活。】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喝得有些多了,反應慢了半拍,聽到這話,他不由地去想自己和孟浩然在一起的時候是怎麼和對方交談的。

他們是一起叱罵,一起歡笑,或許還有一起埋怨,他們都滿懷壯志卻也十分迷茫,並不知未來會如何,能如何。

【這首《送孟六歸襄陽》語言雖然很平淡,但是感情卻十分真摯。】

【「杜門不復出,久與世情疏。」閉門不出門,久了就不懂世俗之情了,「以此為良策,勸君歸舊廬。」或許你回到故居去才是良策。「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喝醉了酒在田間唱歌,笑著讀古人著作。「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這是一生的好事,不用再去獻賦求官了。】

東晉。

陶淵明終於還是收了笑容。

他明白王維這般勸著孟浩然心中定然不會好受。

王維是站在自己的無奈的經驗下勸說孟浩然的。

或許他知道孟浩然放棄仕途隱居並不會有多暢快。

但是他也不想孟浩然陷入自己這樣的糾結之中。

【獻賦求官的事很早以前就有,漢代司馬相如獻上《子虛賦》給漢武帝,漢武帝非常賞識司馬相如的才能,我們之前講杜甫的時候,杜甫也寫過《三大禮賦》進獻給玄宗,玄宗也挺滿意,但是因為李林甫的原因並沒有能成功。】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林甫。

李隆基半眯著眼,想起那個曾經在自己面前點頭哈腰的人。

他當然也已經清楚了,如今的局面不是一個李林甫能導致的,甚至他也沒辦法撇開自己的錯誤,不過這不影響他把怒氣宣洩到李林甫的身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李林甫真以為自己能逃走嗎?

【王維之所以這樣勸說孟浩然,說明他確實認為隱居是一件值得嚮往的事,但是他自己沒有徹底放棄仕途,為什麼要勸孟浩然放棄呢?】

大多數的百姓們並不如有著類似經歷的陶淵明懂王維。

大家也想不通,他們只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他自己都不想放棄,怎麼勸別人放棄呢?

孟浩然肯定也不會想放棄的啊。

這些懷疑確實是有道理的。

王維嘆息一聲,說不上後悔,他勸不勸顯然改變不了什麼,他相信孟浩然也不會怪他。

【這大概跟孟浩然的性格有關,孟浩然和李白也是好友,他們兩個的性格也很相似,都是挺瀟灑隨意的,但是這樣隨意的性子或許真的不太適合做官,據說孟浩然因為文才好,許多人都看好他,熱心提拔人才的韓朝宗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韓朝宗想向朝廷推薦孟浩然,兩人約好了時間,可到點時孟浩然卻和朋友喝醉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植聽著這樣的事情,也有些無言。

如今的他不會再做這樣的事情了,卻想這後人做事前怎麼不想想他這個古人的那些糟心事兒呢?

但這樣的想法終究是太過於天真了,古往今來,多少荒唐事,誰不知道要明君賢臣方能興國,慈父孝子方能興家,可昏君佞臣 、荒唐父子還少嗎?

他人經驗固然有用,可很多時候不親身經歷可能真的不懂,不過這不代表人就不需要學習前人的經驗,相反應該儘量吸取教訓,能避免犯錯那就再好不過了。

【而李白也曾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他供奉翰林時,有次玄宗想聽他作詩,但是他卻和朋友在城裡喝醉了,玄宗把他召進宮,據說還幫他擦嘴,還給他調羹湯,而李白寫詩寫著寫著竟讓楊玉環幫著捧硯,然後還指使高力士幫忙脫靴子,這就是著名的「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頓了一下,他聽到有關自己的而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便下意識地以為是還未發生過的事。

但供奉翰林,不就是說的前兩年的事嗎?

幕中女子說得頭頭是道,若不是他親自經歷,他都得相信那是真的了。

其實他在聖人面前,真沒有過得那般恣意。

那可是聖人,聖人就是再愛惜人才也不可能放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