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第1/2页)

但是幕中女子說的這句話他們卻是牢牢地記下來了,至少在短時間內,他們作詩都會考慮著。

【而後面的「潮來天地青」,這個更好理解一點吧,太陽已經快要徹底下山了,浪花翻滾間,就會感覺泛著青色,在潮水來臨前天空也會變得稍微有點泛青的,在天空的映襯下,海水自然會變了顏色,不過我覺得它或許也是一種夕陽的對比色,就好像你看久了紅色之後閉眼會看見綠色一樣,光的作用對這個也有一定的影響吧,大家去觀察肯定能看到這種場景的,太專業的地理知識我就不是很懂了。】

她不懂,許多百姓自然也不懂。

但是他們不懂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見過,都紛紛地開始講述他們曾經看到過的此類景觀,而後又慢慢地演變為了開始探討彩色的晚霞和各種顏色的海面,一時間熱鬧不已。

然而幕中女子沒辦法聽到他們的話,也無法評論他們誰說的場景更為常見,只是接著往下說。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最後這兩句才是王維的重點,這兩句是典故,前面一句出自《後漢書·孟嘗傳》,指的是東漢時期有個地方叫合浦郡,他們這個地方盛產珍珠,於是農民們就靠著采珍珠為生,但是因為這個利潤很高就被貪官污吏給瞧上了,不停地壓榨百姓,讓百姓不得不加大產量,慢慢地,珍珠就是蚌大概就移居了吧,這兒的珍珠越來越少,百姓不說賺錢,連飯都吃不上。】

百姓們瞬時轉移了注意力。

這個世道可真是令人氣憤,不管身處何處,總會有那貪官污吏。

若是這世間沒有貪官污吏,不知道戰爭能少多少呢!

然而同百姓的憤憤不平不同,許多皇宮貴族很快把關注點放到了合浦這個地方。

盛產珍珠?

這種地方豈能讓貪官污吏隨意把持了,自然是要掌握在他們的手中更好了。

【直到有個叫孟嘗的人來到這地方做官,孟嘗,不是孟嘗君,他很快搞清楚原因,就帶領著百姓們合理開採,大約是因為這個地方本就適合那種生物的生長,所以沒多久珍珠的產量就上來了,孟嘗也為此受到了許多百姓的愛戴,但同時他也動了別人的蛋糕。】

動了別人的蛋糕?

許多人聽得雲裡霧裡,聽這巨幕實在是耗腦子。

總是大致能聽明白,卻完全不能細究,細究之下就容易跟不上對方了。

許多人整理了巨幕語錄,在巨幕中專門記錄幕中女子所說的話,簡稱幕錄,都是幕中女子說的比較有道理的話,而最後就附上了幕中女子所說的大家聽不懂的話。

【就像當初那些主持變法的變法家們,於是孟嘗只能悄悄離開,誰知百姓們感謝他,竟有許多人跟隨他到鄉下去居住。】

果然,動了別人的蛋糕就是動了別人的利益。

而利益為何要被稱為蛋糕呢?

真是叫人奇怪。

眾人都好奇著,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倒是沒有多少人去關注這個叫孟嘗的官員了。

主要是幕中女子提到過的好官太多了,而且還都是鼎鼎有名的。

【而後一句的「使臣星」也是出自《後漢書》,是說當初和帝即位,派遣使臣,相當於微服私訪吧,後來到了一個叫李合的人的身邊,這個李合就問他們二人知不知道皇帝派遣了使臣出來,兩人很驚訝,問他怎麼知道,他原來是長於《河》、《洛》風星,於是夜觀天象而得,後來就被升官後使臣提拔了。】

這個河洛幕中女子也講過,就是不講,許多人也知道,就是河洛圖書,傳聞得之可得天下的上古神物。

看來這個李合是個人才,而這使臣也是慧眼如炬的。

【這裡的意思是說,明珠重新回到了合浦,應該是追隨使臣星而來,說得通俗一點,那就是說你要做一個像孟嘗和提拔李合的使臣這樣的人,也就是能為民做主,造福百姓之人,王維自然也希望自己同樣是這樣的人。】

【這首詩,既有誇張而又充滿氣勢的想像,又有優美的景物描寫,還有十分契合邢濟身份的典故的化用,可以說是一首很不錯的詩了。】

【但是王維有美好的政治理想是一回事,他所爭取到的又是一回事,我們並不知道他這段時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反正他回到長安之後就辭了官,隱居終南山。】

這話引起不少人的感慨。

誰不是呢?

他們有多少人不是心懷希望進入朝堂最後又草草收場呢?

別說是他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