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小甜橙 24/7冬

【但是在此之前呢,李黨和杜家除了祖輩的交情之外也是有淵源的,像杜悰他娶公主,那還是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推薦的,而在公元834年,大和八年,李德裕罷相出任鎮海節度使時,杜牧的弟弟杜顗還作為巡官跟隨,為此杜牧還寫了詩《送杜顗赴潤州幕》。】

杜牧和李商隱的想法是一樣的。

本無意於墮入深淵,為何非得拉他們下水?

也不知是何世道,連交往做事也不得自在。

【從這裡來看,杜家應該是李黨才對,但是在杜牧入朝為官後,李德裕並沒有提攜他,於是他到揚州之後,牛僧儒讓他做推官,後又轉為掌書記,算是秘書一類的職務,雖然他並沒有能在這個職位上大展拳腳,但是牛僧儒對他也算是有了知遇之恩,在這裡抱負難以施展的杜牧開始沉迷宴遊。】

想起那時候的日子,杜牧心中多少有些悔意。

本該向上攀登的年紀,卻太過放縱。

不過那時卻也見識了不少。

【著名的《泊秦淮》就是這時候寫下的作品,清代沈德潛兩個字評價了這首詩:「絕唱。」】

【咱們先簡單地描述一下這首詩的場景再細細品讀,這首詩寫的就是杜牧夜遊秦淮河,在靠近河邊酒家時聽到裡面傳來歌女歌聲的事情,「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古代詩歌中,這種一句之中用兩個相同字的時候其實並不多,古人很講究這種變化的,就像是在書法中,一般兩個相同的字挨在一起,第二個字就會簡寫,如果沒有挨在一起,你仔細一看,兩個字的大小、寫法這些也都是會有變化的,而這裡兩個籠字卻用得很妙。】

劉勰曾言:「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

但是很多人卻也並沒有遵守這規矩,只要詩寫得好,重不重字的又有什麼干係呢?

先時那白居易詩中不還有「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樣的句子嗎?

這句子也是甚好的。

【煙,咱們不用解釋,但凡去過江南,或者是看過江南風景的,應該都能體會那樣的場景,看這個圖片就知道了,朦朧的月光就著薄霧籠罩在寒冷的江水和河沙之上,這樣的翻譯其實一點也不形象,但是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在這樣的環境下,詩人夜泊秦淮,緩慢地到了酒家附近。這裡其實應該先夜泊秦淮再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場景的,但是那樣順序一下就失了味道,不得不再一次地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幕中女子經常放出來的圖片都很美。

而且眾人不明白,女子到底是從哪裡找來的那麼貼合詩句的場景的?

那實在不像是畫,太神奇了!

【就在這時,酒家裡面傳來了歌女的歌聲,正是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我們之前在講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的時候也講過他的「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我想正是脫胎於此處。】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好一個『商女不知亡國恨』!」

李隆基都忍不住地讚嘆杜牧此句。

他恍然想到了自己。

自己雖不是商女,但卻也曾陷入這番局面。

大難臨頭,他卻無所察覺,當真只配與個商女相提並論了。

【而跟王安石的想法應該也類似,其實很多時候在逆境中的人們往往能更加清醒,能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杜牧仕途受挫引發了他的思考,他看出來了唐王朝的問題,可是他覺得許多人都沒有看出來,那些商女還在把亡國之音當成享樂之曲呢。】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自己是幸運的,王安石想。

不管是現在的自己,還是幕中女子口中的自己。

至少自己還有機會去做去努力, 可是杜牧呢?

杜牧明明已經察覺到了問題,卻沒有改變唐朝命運的機會。

王安石深吸一口氣,機會有了,那就是該他努力的時候了。

【當然了,這裡並不是為了批評商女,他諷刺的是那些沉溺期間的達官貴族,諷刺的是大廈將傾卻無人知的社會現實。】

先時嫌棄杜牧的人如今都有些感動。

杜牧雖然喜歡尋花問柳,但好歹關心著大唐的命運。

至少比那些完全不知事的紈絝子弟好了。

【不過他雖然有這樣的意識,但這並不代表他自己就清心寡欲,不喜遊樂了,他一方面為朝廷的現狀擔憂,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