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第1/2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首兩句看起來並不輕鬆,主要是「欲斷魂」三個字,而清明時節雨紛紛那是從古至今都不變的,那是節氣的問題,雨可能不大也不小,不是傾盆大雨,卻還是能讓行人狼狽的樣子,或許此中行人就有他一個。】

看到這首詩,許多人想起了蘇軾。

蘇軾的《定風波》也是突然遇雨。

不過不同的是,蘇軾自己是有種雨中天地不顧的感覺,可杜牧這……哪裡輕鬆了?

或許在後兩句?

【這時候他最想要的就是找個能躲雨的地方,飲上美酒一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整首詩看著簡單,也確實是個簡單的鄉村躲雨的場景,但是這其中收放自如的詩境,令人回味無窮,咱們只有代入到那個場景中才能真正地體會到詩人的心情。】

【不大不小的雨,打破了愉快郊遊的眾人的節奏,眾人可能有焦急、有煩惱、有擔心,各種複雜的情緒,總之差不多讓先時的愉快一掃而光。】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這些年,走過了那麼多的地方。

儋州的雨是說來就來的,而且雨水十分充沛。

有時他也會因此而煩憂。

但是很多時候這風雨難以預料,與其去煩憂,不如坦然地與之共處,有時還能有著不同的感受。

【想要找地方避雨卻遍尋不得,就在這時,突然看到一個戴著斗笠的牧童,便問起哪裡有酒家啊,這樣的雨天就適合喝點酒去去寒氣,其實古代清明節前幾天就是寒食節,眾人要吃冷食。】

【這時候,哪怕喝點冷酒,想來也是很暢快的,就像是冬天裡的冰棍。】

【牧童果然是知道的,遠遠一指便為雨中迷茫的眾人指明了方向,這裡竟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又有希望了,先時的那種愉快又重新回來了。】

幕中女子在講解詩句的時候有一個特點。

說到悲憤時,她的語句會隨之沉重,說到愉快時,她的語氣也能輕快起來。

就這首詩,她從一開始講到最後那語氣就變了好幾個調子。

所以眾人很快就明白了她所說的這首詩的收放自如,也難為她如此賣力的表演了。

【不知道我這樣的解釋大家能不能與我共情,反正我個人是挺喜歡這首詩的,而且我覺得杜牧後期的詩都比較有特點,比他前期的詩更成熟,這種成熟主要體現在詩歌所表達的情感的豐富性上。】

【不管是他懷才不遇的詩,還是追悔往昔的詩,亦或是他欣賞風景的詩,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一個成長後的心態成熟的杜牧,他已經能夠平淡地看待眼前的世界,遇到挫折也能夠想辦法重拾希望,而不是像前期那樣總是訴苦。】

【當然了,訴苦並沒有錯,只不過我更加欣賞後面的杜牧罷了。】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掃了一眼跟在自己身邊的幾個姑娘。

她想,幕中女子說得對,都是會成熟的,不管是她或是趙明誠,亦或是這些姑娘們。

他們的成熟大多數是來自於生活的磋磨。

人的一生,本就不可能沒有挫折,如今她幫著這幾位姑娘,也不可能讓她們完全避免挫折,可是只要能減少她們的一些苦痛,然後再讓她們去幫助更多的人,那她也就知足了。

而她們終將遇到的挫折便會使得她們更加成熟。

【後來的十年時間,杜牧輾轉各地做官,又回到京中,因為京官工資低,請求外放,後來公元851年,大中五年,杜牧升任考功郎中、知制誥,回到長安他修整樊川別墅,在別墅中以文會友,這時候他已經是快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了,他也不再去強求,該做什麼做什麼,知道無能為力的事也不會再去做,哪怕看著唐朝走向衰敗。】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趙佶心情有些複雜。

明明他的情況與這杜牧相差甚遠。

但是也不知為什麼,這一刻他仿佛穿越時空明白了杜牧。

一個國家走向衰亡,痛苦的不是只有帝王大臣,還有這些或許他從來都沒有關注到的人物。

他既然坐到這個位置上,確實該行這個位置該做的事情。

不能等到無法挽回再後悔,杜牧人到中年方能悔悟,他如何又不行?

至於能不能做到,那至少是要試了才知道。

【並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