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第1/2页)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歷來朝堂上的風雲大多都來自於利益之爭。

現在也無法倖免。

但是有些人總是能在前進的過程中找到機遇成為那少數的掌握財富與權力的人。

王安石現在慢慢地也看明白了。

這些人應該存在,但是他們卻不能去壓榨百姓。

若是富人與窮人能和諧地相處,窮人想辦法變成富人,富人努力不被窮人超越,這就已經很好了。

這些都是他聽了幕中女子先富帶動後富的說法想出來的。

只是要怎麼做還得多加思索。

【但這時候嬴政確實也是生氣的,所以他同意了這些人的要求,就在這個時候,李斯站了出來,保住了這些客卿們的工作,他寫下著名的《諫逐客書》讓嬴政收回成命。】

【魯迅曾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但我覺得只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很多作品沒有流傳下來而已。《諫逐客書》是少有的留在咱們的課本上的秦朝作品,從《諫逐客書》來看,秦朝的這些人其實文化水平還是很不錯的,我覺得像嬴政這樣的人,如果他好好地搞文化,說不定秦朝也能留下不少讓我們背生背死的作品。】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哼。」嬴政鼻子裡哼出這麼一聲。

那是當然,他那是沒去做,做了定然也不會比其他人差。

既然焚書這條路走不通,那就發展文化,大力地辦,他要讓那些人再找不到什麼錯處來指責自己!

【《諫逐客書》其實主要就是通過一些例子告訴了秦始皇,這世界上好東西很多,但不可能都是秦國生產的,那些金銀珠寶不是秦國而產卻同樣好用,就像人才一樣,這個道理真的講得很好啊,嬴政也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當即就採納了他的意見,這些客卿才得以留在秦國。】

【秦國舊貴族們只能罵罵咧咧:艹……】

說到這個嬴政毫不在意。

他可不是那些怕舊貴族的人,在他這裡只有有用和無用,只要有用就都可以留下來,誰阻止都不好使。

想要軍功,想要爵位自己去掙!

如此方能讓秦國更加強大。

在這方面他說的話還算得了數。

【在把李斯留下,又解決了呂不韋之後,嬴政就開始了自己的統一之路,本來是打算先打趙國的,畢竟算是有仇嘛,但是呢,因為趙國有一個很厲害的大將,叫李牧,打了幾次,並不是那麼順利,於是秦國就把矛頭對準了弱一點的韓國,這次很順利地就給打下來了。】

韓國眾:「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這世上再沒有如此諷刺之事了。

他們把鄭國送到秦國為秦國增加了糧食收入,然後他們韓國第一個被秦國給滅了。

【在公元前230年,始皇帝十七年,韓國滅亡。然而《史記》記載,在此之前的幾年,幾乎時常提到大旱、地震、大災這樣的話,而且也就是在韓國滅亡的這一年又地震了,而且大饑荒,華陽太后也在這一年去世。】

【這些事情,很容易變成其他國家攻擊秦國的工具,「你看你這挑起戰爭的行為是不對的,是天怒人怨的!」事實上是這樣嗎?顯然不是,因為那個時候雖然秦國最愛打,但是其他國家也不都是安分守己的,互相之間摩擦太多,或許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意象會想,「看吧,連老天都在為我們哭泣。」】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許多齊楚燕趙韓魏的人們都無比惆悵。

他們當時確實沒想到藉此攻擊秦國,就算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個時間布局,因為秦國來勢實在太兇猛了。

【但是呢,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點,那就是大家翻《史記》可以看到,這些天災大多出現在統一之前,統一之後就沒有了,我對於《史記》的態度很糾結哈,如果我自己有矛盾的地方,那一定是我在糾結。】

【因為我一方面覺得大家一直以來推崇的司馬遷的實錄精神是真實存在於《史記》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覺得這裡面司馬遷是存在了一定的藝術處理的,他就是為了表現一開始的世界的混亂,而統一之後的天下太平,然後到了後期又不太平,這些都在氣候上被體現出來。】

其實很多朝代的人都是這麼理解的。

司馬遷畢竟也是人,他自然有其自己的想法。

而且司馬遷關於氣候的記載不一定說的是假話,就好像幕中女子所言,那段時間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