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頁 (第1/2页)

過去的一切都是該經歷的,六國不滅,遲早有一天滅的會是他秦國。

但是六國滅了,那一切都不一樣了。

但六國可以滅,秦國亦可滅。

他現在終於願意承認了。

【但是這個時候的秦始皇可沒閒心去管這些人的不滿,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尋找長生不老藥,而盧生、侯生就是幫他尋找的人。】

【一次,盧生就告訴他,仙人一直沒有出現,好像是被什麼給傷到了,陛下要真的想尋到這些仙人的話,那現在就要秘密出行,不能讓別人知道陛下的行宮,到時候就可以見到仙人了。】

聽了幕中女子之前的解說,其實許多人對這個盧生都挺有興趣。

都想知道他還會不會給秦始皇提供什麼預言。

但是那些看過《史記》的人自然就沒這興趣了。

只能說盧生可能也是一個預示秦朝即將滅亡的人。

【為什麼我們先前說盧生提出的「亡秦者胡也」說的可能是胡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兒了,這兒盧生說的話,是很耐人尋味的,他為什麼要讓秦始皇秘密出行不告訴他人行蹤呢?首先排除「人主時為微行以辟惡鬼,惡鬼辟。」他的理由是讓秦始皇避開惡鬼,這個可能性本就沒有。】

幕中女子為什麼 這麼說。

唐,元和年間。

韓愈對自己心中的信念更加確定了。

這世界上能影響人的命運的從來就不是鬼神,而是自己。

這秦始皇的事情再明顯不過了。

【那就從秦始皇出行說起吧,大家知道康熙、乾隆六下江南,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游幸江都,為什麼對於這些行為我們一般來說都持否定的態度呢?因為皇帝出行所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像咱們小時候讀書吧,領導要來學校視察,那是半天半天的搞大掃除,這樣的情況為什麼現在幾乎沒有了呢?因為領導也知道這不是個好現象。】

清朝。

康熙擰著眉。

自己微服私訪去江南體察民情有什麼不對的嗎?

連這幕中女子都說了要下基層,她說的下基層分明就是自己這意思。

而且自己下江南確實辦了不少的案子,這後世為何會持否定的態度呢?

還有這乾隆,這乾隆也被批判,是因為他太費錢了吧,女子說過。

但是就算他費錢,幕中女子也不至於把他們與隋煬帝相提並論吧?

【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現代鄉村小學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古代至高無上的帝王的出行,百姓們肯定都是要全體配合官員演出,實在擾民,像康熙還好一點,至少幹了些事情,但是乾隆那純粹……也不純粹吧,八成是為了快樂,再說秦朝那個時候因為秦始皇的賦稅徭役太重,百姓們心裡對他都不滿呢,這下巡遊擾民,這些百姓怨氣就更深了。】

清,乾隆年間。

簡直是豈有此理!

幕中女子怎能如此說呢?

說自己也就罷了,何以還對比著說自己的不是呢?

乾隆開始懷疑自己。

他從來聽臣民們都是誇讚自己的,自己真有那麼不堪嗎?

八成是為了快樂,他在心中問自己,是嗎?

隨即乾隆有些懷疑地念叨,「才不是,他那是為了籠絡民心。」

【再說盧生這麼建議,是不是有可能不想讓秦始皇修那麼多的宮殿,不想讓秦始皇那麼擾民呢?我覺得從《史記》中的記載來猜測,是有這麼一個可能的,因為在《史記》中,咱們看到司馬遷對於盧生的記載不算太過負面的,但是因為大家都覺得盧生應該是焚書坑儒的罪魁禍首之一,所以歷來對他的評價都不怎麼好。】

聽慣了幕中女子的解說,眾人就開始想,會不會……會不會這個盧生也是司馬遷自己瞎編的呢?

目的就是為了說明秦始皇逆天而行,有人勸說了他也置之不理。

而且這些勸說的人當中不僅有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還有秦始皇信任的方士。

可是,令人悲哀的是,明明有無數個機會擺在了秦始皇的面前,他卻一個都沒有抓住。

然而這些不過是幕中女子的猜想罷了,只要幕中女子沒說,那他們就不敢認為司馬遷是瞎編的。

【我也不能確定盧生好還是不好,我只能說說我的看法,就是前面的「亡秦者胡也」和這兒說的話都太巧合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不管是他有意也好,無意也罷,他說的這些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