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頁 (第1/2页)

只要自己認了錯,從此對百姓們好一些,慢慢學會「仁」那一套,再結合著他的法治,那他一定能再獲得百姓支持。

【從這一年一直到秦始皇離世,都在鋪墊他的離世,要說這些裡面沒有司馬遷的潤色,我信都不信,至少肯定有誇張。】

【後來秦始皇遇到了一個人送他玉璧,那人留下一句「今年祖龍死。」然後就消失不見了。裴駰註解,「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

【秦始皇說:「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意思是說山鬼只能預測一年的事情,然後又說祖龍是人的祖先,意思就是說與他無關。但其實他還是很在意的,讓人看那塊玉,發現竟是自己以前掉進水裡的那塊,越說越玄乎,我開始沒辦法圓了,只能說我不信。】

幕中女子對這些玄乎事的抗拒讓許多人開始懷疑自己。

這世間,有些事情到底該不該信呢?

但不管該不該信,《史記》中對於秦國的記載似乎也沒有太大的錯,至少在許多人看來,秦始皇前期的苦,中期的強以及後期的暴那都是真實存在的,都是他,那個千古一帝。

【《史記》中記載,發生了這事兒陛下就開始心中難安,於是讓人占卜,結果「卦得游徙吉」,就是搞搬遷大吉,然後他就「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拜爵一級。」雖然沒害人吧,但這事兒就……難以評說。】

就又是勞民傷財的事唄。

人們想。

仿佛這後期嬴政就沒做太多好事了。

這或許是太史公刻意的安排吧,只為警醒後世帝王。

【咱們到這兒再整體看一下《秦始皇本紀》,從他回國到死前的這一年,統一前發生了很多事,各種天災人禍,統一後好好治理國家那一段基本沒有天災怪事的記載,包括這後期他胡塗這一段,也是沒有什麼天災的,但是卻有一些怪事。】

【整體來說,這其中的天人之際,就是司馬遷利用自然現象和人為創造的條件結合起來的關於秦始皇的一生,主流評價來說,《史記》的可信度七八分,然而正是司馬遷自己創作的這二三分使得《史記》讀起來更能激發我們的情感,就感覺這個人有始有終,這個國家某時該它興盛,某時又該它滅亡了。】

【司馬遷的《史記》更多的是講道理,學的是孔子的微言大義,而不是一個記錄歷史細枝末節的工具。】

【秦始皇前面的那麼多年都是傳奇,直到死也同樣不是平平淡淡,我們這就來看看《史記》中的秦始皇是怎麼離開人世的。】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倦倦困意走來了。

第209章

司馬遷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三十七年,這一年秦始皇又出遊了,他好像是在咸陽閒不住,沒想到這一去就沒能再回來。】

【這次的出遊是前往東南,帶了李斯,胡亥也出場了,「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如果把《史記》就看成是普普通通的講故事,胡亥這樣的出場算不得精彩,但是卻很耐人尋味,怎麼說耐人尋味呢?怎麼他之前就沒說要跟著秦始皇出遊,怎麼他一出遊秦始皇就離世了呢?】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大殿之上,嬴政的表情不好看,很不好看。

眾大臣覺得,如今的自己似乎說話都是一種罪過,他們就不該出現在這裡。

這不是明擺著說公子胡亥弒父嗎?

可是先時幕中女子從來沒有提過啊,平日裡眾人都沒太把胡亥放在眼裡,有那樣一個萬眾矚目的父親,他就是再出挑也難免被掩飾光芒,再者他也不算出挑,可萬一,他是故意的呢?

簡直是難以想像。

【時機很巧合,這麼喪心病狂的事兒他們也不像是干不出來的,畢竟連兄弟姐妹都殺了,那殺父親不也是一件正常的事嗎,我們來看看是不是有這種可能性。】

眾人瞪著雙眼伴隨著一陣抽氣聲,但是陛下卻一語未言,這是何意?

還殺了兄弟姐妹?

不是說只是殺了扶蘇嗎?

這胡亥到底是做了什麼?

有些人心中也有恍然大悟之感。

難怪,難怪啊,難怪秦朝因胡亥而亡,如此說來,倒也是不奇怪了。

【秦始皇帶著眾人一路往東南,在路上還祭拜了虞舜,到了錢塘又開始刻石立碑,其實我有點不太明白,秦始皇怎麼玩了幾年這到此一游的遊戲還沒玩夠,他可能想讓神州大地都留下他的足跡,在我的認知里 他刻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