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頁 (第1/2页)

【落得這麼個下場其實他自己也有責任,如果早在沙丘之變他有不同的選擇,那可能他的名聲不會是現在這樣,然而他的性格導致他不可能會像扶蘇那樣選擇自裁或者是什麼都不顧對趙高和胡亥進行反抗,他更像是一個唯利主義者,他只會選擇看起來對自己最好的一條路,從他私人來說,他的選擇並沒有錯,至少多茍活了兩年。】

李斯垂著頭。

是嗎?

兩年茍活。

可是又有什麼用呢?

他也承認自己似乎真是唯利是圖的人,凡事都考慮著自己的利益。

然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真的錯了嗎?

【但我想他死前或許也會後悔,他努力一生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成為那隻糧倉里的老鼠嗎?然而到最後,他早知道是這樣憋屈地死去,不如兩年前痛痛快快地干一場。】

【或許,李斯一開始就錯了,老鼠不管是在茅廁還是在糧倉,始終只是一隻老鼠,他為什麼不能成為一隻猛虎,一隻雄鷹呢?】

李斯猛地抬頭,精神也開始恍惚起來。

是啊,眾人先時對他那老鼠的說法還覺得很有道理。

可是老鼠始終是老鼠,他們曾經的志向是做一隻老鼠嗎?

不是啊!

誰沒有青雲之志呢?

誰不想成為王者呢?

李斯真是錯了。

【李斯一死,趙高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搞出這麼多事,到底想要做什麼呢?無獨有偶,不過是想謀反罷了。大家能注意到,趙高其實也是嬴姓,趙氏,這說明他和秦國皇室是有關係的,不一定是親戚,甚至算不上遠親,可能是同宗,這也是他可以利用的一點。】

嬴政眉頭緊鎖。

同宗,做夢!

他怎麼沒有想到呢,犯下如此滔天大禍的人,該被宗族除名才是。

同族同宗,他不配!

【古往今來,這謀反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被逼謀反,一種是主動謀反,而他們選擇的方式一般也是兩種,一種是提高自己,一種是貶低對方。】

【然而咱們只要是個正常人就知道該選擇哪一種,我們站在趙高的角度上來看,想得簡單些,那就是他想要謀反,從拉攏小老闆開始。】

正常人?

正常人選哪一種?

正常人誰會成天地想著謀反呢?

【假如這是一個權謀劇本,趙高從一開始就有了野心,他首先拉攏胡亥,給胡亥好處,教胡亥怎麼討秦始皇的歡心,然後給胡亥洗腦,傳輸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在外出巡遊時和胡亥一起搞死嬴政,而後又借胡亥的手將秦始皇的子女和親信一一殺死,而從這裡開始就已經是一個貶低的過程,這些加上賦稅徭役的持續加重,秦朝的聲望一落千丈,這時候他再站出來謀反,就像一個正義使者一樣。】

眾人真是小刀喇屁股,開了眼了。

一個趙高,怎麼會有如此心計?

然而,眾人也不得不承認,趙高的能力確實不俗。

他在朝中時,能幫陛下做的事,許多人都做得不如他做得讓陛下滿意。

可是這麼一個人,有野心也就罷了。

竟是想毀天滅地一般,該死!

死了也該不得安寧!

【不過呢,以上只是他的一個理想狀態,事實上並不能這麼順利,而且就算胡亥不行,但到底是嬴政的親生的兒子,胡亥即位名正言順,趙高可就不行了。】

【趙高也覺得好像差點意思,於是他就導演了一出宮廷大戲,「指鹿為馬」。】

第213章

司馬遷

【「狡兔死,走狗烹。」胡亥的利用價值差不多到這兒就結束了,那他還有活下去的可能嗎?】

【趙高想要自己謀反即位,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想到實施這個計劃的可能性很低,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指鹿為馬,用以剷除異己。】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眾人已經懶得再去指責胡亥的蠢笨了。

典型的就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他找了一隻鹿獻給胡亥,然後說這是馬,胡亥雖然腦子不好使,但也不至於連鹿和馬都分不清,他笑道:「丞相莫不是胡塗了,這是鹿啊。」兩人互不相讓,怎麼辦呢,找人評評理啊,於是就把這事情給群臣們說了。】

嬴政心中也已經差不多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