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第1/2页)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劉邦的面色不愉。

這劉徹的日子確實也艱難,若是沒有那些阻礙,那是不是說他能做得更好呢?

他其實不太明白,女子就在後官做好後宮的事務不好嗎?

偏偏這些人手那麼長,時不時地搞出那麼多事來,還要插手朝堂中的事情。

如今,他坐在這個位置,他最是明白,這個位置是絕不能容忍 他人染指的。

他又陷入沉思,可他能處理掉所有的後宮女子嗎?

他不能。

【不過整體來說,他的這段時間主要還是以韜光養晦為主,因為竇太皇太后在,他很難壓制外戚,而他和竇太皇太后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矛盾,那就是漢朝前期主張無為而治,所以竇太皇太后是信黃老之說是信道教的,但是劉徹卻是信儒家的,思想上的矛盾其實是最大的矛盾,兩人也有摩擦,就有大臣主張讓劉徹親政結果直接被搞死了,後來館陶大長公主又搞事,劉徹知道自己如今羽翼未豐,兩邊都不能得罪,索性「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遊宜春。」假裝不理朝政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聽到這裡,嬴政竟和對方生出一種同病相憐之感來。

這能夠成就大事的人,終究是要經歷一番挫折的啊!

那換個思路,是不是他好好養著大秦的這群人,就沒有人去想那些大事了呢?

想到這裡,嬴政自嘲地笑了笑,笑得大臣們面面相覷瘮得慌。

【然而,天下呢,終歸是年輕人的天下,太皇太后多大年紀了,她在建元六年便離世了,劉徹開始掌權,也開始了屬於他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竇氏外戚就慢慢落幕,後來衛子夫進宮,陳阿嬌被廢,衛青、霍去病進入人們的視野,其實還有人猜測當時衛青失寵,霍去病離世很有可能是劉徹的手筆,猜測的依據我想應該就是在這裡,因為劉徹是從外戚裡面殺出來的,他自然不想再有外戚權力太過,不過呢這些猜測就更是沒什麼可信度了,畢竟衛霍二人那般能力,他有千萬種辦法讓兩人為自己賣命,何苦自斷臂膀?】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真是為這種猜測而覺得可笑。

他會對霍去病動手嗎?

退一萬步講,即便他有可能會壓制霍去病,那也絕對不會是在那個時候。

那小子那般厲害,怎麼也得讓他把匈奴給滅了吧。

【而從掌權開始,劉徹就開始了他的功績卓越的統治生涯,一直到《史記》出現「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劉徹四處征戰這個就不說了,雖然立下很多功勞,但有點過了,有點窮兵黷武,而對內的政治改革主要是圍繞著加強中央集權來的,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拋棄從前的無為而治加強了法治,用人唯才是舉,進一步削藩,你看,即便是強大如劉徹,這個削藩工作也是沒能順利解決的,越是難解決就越是說明諸侯國這個存在的威脅是很大的。】

劉徹緊緊抿唇,不得不承認這個說法。

削藩之事確實是很難辦的。

對於匈奴南越,他能打輕輕鬆鬆就打了,可是對於諸侯國的人,那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功臣,都是自己人,他要怎麼動手呢?

若是叫他們聯合起來,大漢還有活路嗎?

如今,也不知他們看了這巨幕會作何想法。

有一件事,劉徹倒是很清楚的。

那就是現在誰先動手,誰就輸了。

【另外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改革發展,雖然我們說他窮兵黷武,說那時候朝廷比較窮,但是只是相對於他們富的時候來說,咱們還用曲線來表示,西漢的經濟可能就是這樣緩慢上升偶爾小幅度下落,但是因為漢武帝打仗,這裡下落得更多一些,但整體上升的趨勢還是沒變的,等到這個曲線差不多掉完,那西漢差不多也就完了,也該改朝換代了。】

公元前127年,始皇帝三十年。

看到幕中女子畫熟悉的曲線,嬴政越發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如此啊!

果然這世間萬物都是可以用這條曲線來表達的啊。

這後世之人果真是有大智慧的。

【封禪不用說,他值得,那「改正朔,易服色。」什麼意思呢,「改正朔」就是重新修改正月初一的時間,秦朝一直到漢武帝前的正月都是在十月,漢武帝改成了一月,而在漢武帝之前大家都是崇尚黑色的,漢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