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頁 (第1/2页)

而且若是宋朝帝王都不行,大宋何以持續那麼多年?

趙禎面上氣著,心裡更氣,不僅是氣女子這直言不諱的性子,還氣他趙家後人真是不爭氣!

【後來陸游去了夔州幕府,有了軍旅生涯的體驗,好不容易能參與北伐事宜,但是沒想到朝廷卻否定了此次北伐,幕府解散,雖然時間很短,只有幾個月,但是這幾個月對他的影響極大,而他一生也不曾放棄北伐的理想。】

【然而,事與願違,直到死,陸游也沒有看到失地收復的那一天。】

這事情在說辛棄疾的時候眾人就已經知道了。

宋朝的北方丟了就再也回不到宋朝的手裡了。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其實事情沒發生,李清照還真不是那麼能感受那種悲憤。

但她聽到此處,心中仍舊為著那「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動容。

世事變遷,朝代更替,可真是很難預測又很難改變的事情,只盼著陛下能清醒過來,能阻止悲劇發生啊!

【後來陸游在蜀中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期間與詩人范成大成為了好友,陸游的詩名愈盛,於是又開始得到朝廷的青睞,但是南宋時期從上到下基本都是主張偏安一隅,就像林升的那一句「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好一個『直把杭州作汴州』!」

趙佶也發現了有很多事情真是自己辦不到的。

他沒辦法立刻理清楚朝堂上的亂七八糟的事情,他覺得那些可比詩詞書畫難多了。

不過近來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大臣們竟聯合起來把自己身邊好幾位得力的大臣都給弄走了。

趙佶聽了他們的控訴,大抵還是明白了這幾人做的那些事情,確實死有餘辜。

可是趙佶心痛啊,這幾人陪著自己時,自己總覺輕鬆無比的。

如今……如今真是亂作了一團。

【所以陸游的主戰思想在那個時候是很不合時宜的,即便他再次進入朝堂,結果還是一樣,仕途不順,起起伏伏多年,他也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老年回到山陰,辛棄疾還曾經去拜訪了他,也不知辛棄疾看到他是什麼感受,我想其中一定帶著同病相憐與惺惺相惜。】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身在戰場的辛棄疾一時半刻可沒辦法去拜訪陸游。

他希望自己帶著勝利的消息去見陸游,就讓陸游為自己也做上一首英雄詩。

什麼同病相憐,什麼惺惺相惜?

他偏不信金人就真那麼厲害,他就偏不信那個邪。

【最後在死前,陸游也不忘自己的理想,寫下那首著名的《示兒》,希望自己哪怕是在黃泉之下看著北方收復也是好的,然而就像屈原再也見不到楚國,宋朝也只能隨著南宋的滅亡而消逝在時間的長河。】

不管南宋北宋,無數的宋朝人此刻心中都很不好受。

上一刻他們還在看著秦漢時期的笑話,如今他們卻已成了笑話。

不行,他們一定要改變!

巨幕都出現了,那就是在向他們預示。

一定會好起來的!

【陸游這一生寫了很多的詩歌,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除了乾隆皇帝寫詩最多的一個人,但是他的詩歌質量那肯定是比乾隆皇帝好上很多的,畢竟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甚至沒有一首的名聲超過他那二蟲。】

清,乾隆年間。

乾隆徹底被打擊到了。

章也不想蓋了,江南也不想去了!

他要讀書!

「來人!去給我把紀昀,還有曹雪芹,還有所有的人通通都給我叫來!」

他要和這些人一起瘋狂讀書!

【而陸游的詩歌作品中主要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愛國詩歌,一類是退居田園後的田園詩,兩者看似差別很大,但是他卻都能寫得不錯。】

【再就是我們的印象中對於陸游可能還會有他是渣男的這麼一個評價,他與唐婉的愛情令許多人唏噓,放到如今可能他也是要被罵的,但是他老年時寫的那句「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卻還是感動了不少的人。】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扶月記得這個,這是講蘇軾的時候提到過的。

這是一首悼亡詩。

可在扶月看來,那這陸游就是年輕時候對不起唐婉,等人死了才傷心。

這又有什麼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