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頁 (第1/2页)

因為他也不是一開始就一心隱居田園了,他也曾深深地牽掛著外邊的世界。

他也曾經像陸游一般。

【事實證明,他也並沒有在家鄉待多久,在公元1169年,幹道五年,陸游出任夔州通判,往夔州而去,開始了他生命中的又一征程。】

【他西行入蜀,路過黃州時,在這裡寫下一首《黃州》表達自己的愁苦。】

黃州,又是黃州。

又是入蜀。

這些文人去的地方,還真是很相似啊。

這時連那不刻意注意的人都發現了,這些文人好些都曾入蜀,也難怪幕中女子也往那處去了。

【「侷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這兩句是寄託他的身世之感,他覺得自己常常都很悲傷,就像一個楚囚,楚囚的典故出自《左傳》,說的是楚國有一個叫鍾儀的琴樂表演師,他在楚國戰敗後被晉人俘虜,被囚禁的時候依舊思念故國,一想到楚國戰敗他就忍不住落淚,是愛國者的象徵,後面的齊優應該是為了與楚囚對應,表面意思是齊國的俳優,也是地位很低的從業人員。咱們意譯一下,就是宋朝如今前途未明,而他空有報國心,卻只能如同鍾儀一般嘆息流淚。】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楚國眾人看到此處,心中說不出的難受。

他們現在似乎也該難受,畢竟楚國似乎可能很快就要不是他們的楚國了。

可是相對於從前那樣的擔驚受怕的日子,如今沒有戰爭才是他們想要的。

經歷過戰亂,就是活在秦國統治下那又能怎麼樣呢?

他們只想要活下去。

而心中難受也總好過活不下去吧。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滔滔江水流不盡千古英雄的恨意,天地無情讓草木都成了枯黃之色,「萬里羈愁添白髮,一帆寒日過黃州。」萬里漂泊怎能讓人不愁,如今揚著船帆,已經來到了黃州城下。】

這說到杜牧、蘇軾時都是說黃州很窮,此處應該也不會多富有的吧。

眾人忍不住地想知道這時的黃州的模樣。

然而,幕中女子卻沒提,說了下一句。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你看當年那硝煙瀰漫的赤壁如今已成了一片古蹟,生子又何須像那孫仲謀呢?最後這兩句很明顯是在與辛棄疾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對話,但是這樣的話,關於這兩首詩的創作時間就有爭議,不過我覺得時間倒是不必太在意,因為他們兩人都是生活在同樣的戰亂年代,四處遷徙是難免的,所以作品的創作時間就比較難確定。】

先時他們聽辛棄疾詞的時候覺得辛棄疾的那首詞寫得真好,真有氣勢真有道理。

而這時候再聽到這一句,怎麼還是覺得很有道理呢?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眯了眯眼,看來這孫權也是不能輕視的。

【最後的這兩句情緒有點低了,像是在說一切都會過去的,生個兒子像孫仲謀又有什麼用呢?】

【為什麼他之前明明還充滿希望,這時候好像又沒有信心了呢?因為當時他在山陰,即便暫時沒有工作,但就在建康臨安附近,機會很多,現在被調到夔州,其實相當於發配了。】

關於這一點,很多為人臣子的都是了解的。

在京師和在地方那前途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人去地方是鍛鍊兩年,所以他們幹勁十足。

但像陸游這樣的,顯然就是差不多被放棄了。

不過其實經過幕中女子這麼一說,眾人已經不那麼排斥去地方了。

他們也想知道在基層待幾年,自己是不是會變得不一樣。

【後來他又經過荊州,寫了《哀郢二首》,懷古傷今,表達自己的愁緒與對南宋朝廷的不滿,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一吧。】

【「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楚國國統由來久長,曾經也是諸國當中的強者,「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章華台的歌舞早已消散,如今只這雲夢澤的風煙還依舊蒼茫。】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熊槐後悔了,太后悔了。

他也想到了自己這楚國,楚國已經強了那麼多年,本來是可以不用在他的手裡滅亡,可如今卻是被他毀了。

都怪他。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當年的宮殿如今荒草萋萋,被盜的墓穴也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